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已是相当具有历史与实证研究结果证实的领域。继上篇(九月十七日)讨论在多层次班级经营中,如何运用行为改变技术中的「代币法」与「忽视法」,矫正身心障碍儿童的特殊行为后,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其它可运用的策略:一、隔离法 隔离法是藉由取消某人获得注意与奖赏的机会,以减少其不适当行为发生次数的一种方...
2008-01-03
1.正面练习。 当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发生时,要求儿童立即将双手放在头上,从头开始、到肩、到腰、再到腿(坐姿、站姿均可),每个部位停留15—30秒钟。如果儿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或有数数能力,指导者可以叫他数数(从1数到30)来计算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其注意力。如此反复练习,至到情绪稳定为止。 2.忽略与...
2008-01-03
精神医学的诊断中,自闭症必须具有三个主要的行为特征。 第一个表现是他人际关系常常会有障碍。在小婴儿时期或是一二岁的时候,表现出来常常是不太爱看人,他好象也会玩,会吃,会跳。可是怎么叫他,他都没有反应,会带到耳鼻喉科去做听力检查。其实是他最开始表现出来的人际障碍——对人好象没兴趣。 再大一点,三毫四岁的正常孩子会很喜...
2008-01-02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行为治疗包括对孤独症的教育、治疗和管理被有效的使用。它可以减少困难行为,提高社交、沟通和认知技能。 (一) 传统的方法 传统的行为治疗控制环境以增加、减少或保持所研究的目的行为。种方法被称为“ABC方案”。治疗中控制...
2008-01-02
行为改造是一种治疗方法,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孤独症患者。在有关孤独症的小手册上,经常被建议作为一个治疗方法。行为改造的主要活动来自于Califunia州,由Iva·Lovas医生领导。 行为改造的根据是应用奖励消除不正确的行为和掌握正确的行为。这种治疗方法的我问题是它直接关注于特定的行为,而不管行为背后的原因。正...
2007-12-24
美国马里兰科学家Curran等人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首次表明,孤独症(ASD)儿童的特征行为在其发热后会有所改善,甚至有时这种改善是很明显的。(Pediatrics 2007, 120: 1386) 该前瞻性研究共纳入了30例正在发热和发热后的ASD患儿(年龄为2~18岁)。 结果显示,量表中记录的发热者的...
2007-12-20
年龄 指导卡编号 行为目标 最初评价 完成目标(&n...
2007-12-19
宝宝健康,父母才快乐!(资料图片) 新快报记者 陈福香 实习生 杨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在一次采访时告诉记者,如果你想多了解自闭症,周六上午有个讲座,你可以来听。记者如约到场,看到能容纳300多人的会场座位几乎坐满了,将近4个小时的课,邹小兵风趣、幽默的语言把不少满脸愁容的...
2007-12-18
情绪是指个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应。对于在思维、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智力等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的自闭症儿童来说,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情绪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到对儿童的教育训练和儿童习得日常生活技能,而且可能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
2007-12-10
自我刺激行为是指孤独症儿童在没有特定环境诱因的情况下,一天之内反复不断的摇晃、转动、拍打身体某部分器官,而且是普通儿童的奇怪行为。虽然有些行为比自我刺激行为还要严重;虽然它不一定对患儿产生伤害和危及他人安全,但是它却足以妨害患儿对日常生活的适应,会干扰功能性...
2007-12-10
自闭症的孩子有很多「偏差行为」要处理,到底什么是「偏差行为」?为什么他们会有「偏差行为」?追根究底自闭症的孩子之所以会有偏差行为,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沟通的障碍上。一般人之所以容易相互沟通是因为所用的语文与行为是可以共通的。如果我们之间的语文与行为没有共通,则我们要以语文或行为沟通时,就会鸡同鸭讲。好比一个不会英语的中国人...
2007-12-10
选择定语言教育为目标以后,就要采取相关的训练方法来达到这些目标。我们一般会采用训练自闭症儿童表达自己要求的方法,训练自闭症儿童提高接受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的方法,以及训练自闭症儿童进行对话能力的方法。 一、表达要求的训练 语言行为教育模式强调,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从对表达要求的训练开始。这是因为,表达...
2007-12-10
和洋洋爸爸聊天节选 行为非常重要,不对的坚决不能姑息,可能会认为正常孩子都这样,但我们的孩子不是正常孩子,正常孩子他有是非感,对自己的行为有自控力,但我们这样的孩子根本不懂,你允许他做一次的,他就会认为那是对的,我们这样的孩子的是非感的建立,完全依赖家长对他各种行为的反应,你允许他做的,他就认为是正确的,他根本不会知...
2007-12-08
[摘要]:问题行为缺陷是孤独症儿童外显行为的主要缺陷。问题行为作为社会交往障碍中的一种,需要予以减少和消退。本文通过对问题行为的举例分析,概括出问题行为发生的四种可能原因:生理性正强化,生理性负强化,社会性正强化以及社会性负强化,并根据行为矫正的原理对这些原因引起的问题行为加以干预和矫正。 [关键词]:孤独症 问题行...
2007-11-22
0-6岁社会行为发展顺序摘自Portage早期教育指导手册 0-1岁:1、注视在眼前的人的移动2、当被大人注意时会微笑3、当大人注意时,会以发声来回应4、注视自己的双手,并对之微笑或发声5、当和家人在一起时,会微笑、发声、或停止哭泣以示兴奋6、对别人的表情微笑7、轻拍或拉大人脸上的东西(头发、鼻子、眼镜等)8、轻拍或...
2007-10-30
1. 家庭对孤独症儿童的测评(如果孩子具有至少一半下列症状,就应考虑可能患有孤独症) ● 与其他孩子不合群; ●看上去像个聋子; ●...
2007-10-18
一、与大人合作的程度 1.一直不肯合作,逃避任务,有负面行为。 2.对于强有力的激励物品,只是做一些简短容易的反应。 3.没有负面行为,能给出5个反应。 4.没有负面行为,能进行5分钟。 5.没有负面行为,能进行10分钟,且表现良好 二、表达要求的能力 1.不能要求想要的...
2007-10-15
当别人的孩子快快乐乐地挽着妈妈的手去上学的时候,你的孩子是否还不会说话?甚至不曾开口叫你一声妈妈或是爸爸?他是否整天都喜欢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爱理睬人,有时候犹如脱笼的鸟儿到处“飞”,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更不知道在后穷追的妈妈、爸爸是何等的焦急! 面对自我封闭的孩子,忧心忡忡的父母你要怎么办呢?吉隆坡恩惠社区自...
2007-10-12
从几个角度分析发脾气而引起的问题行为 1.从生理状况而言: 当儿童大脑的生化条件不理想,或是饮食、体内维生素、矿物质不均衡时,都会造成孩童的冲动或容易发脾气,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例如:打人。 2.从心理角度而言: 自闭症小孩语言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当小孩压力增多无从疏解时,加上本身就有此种个性就更容易...
2007-10-10
行为的功能分析通常意义上来讲,是指问题行为的功能分析。问题行为理解上比较容易,但要下一个操作上的定义却非易事。在儿童精神病学领域,或者在孤独症干预领域,问题行为指的是那些影响到自身发展、家庭生活、以及患者人际关系的非社会预期性的行为。常见的问题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攻击行为: 击打,掐拧,扯头发,撞头,抓扯,咬...
200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