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心理学医生Glenn Doman和美国心理学家Carl Delacato一起创立的。其着眼点与“感觉统合方法”相似,注重“神经组织因素”,增加对孤独症儿童的感知印象量,以改善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按照Doman及Delacato的观点,孤独症儿童自己不具备某些运动功能,应该为他们进行行为模式示范。比如成年人训练...
2007-08-08
行为改造是一种治疗方法,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孤独症患者。在有关孤独症的小手册上,经常被建议作为一个治疗方法。行为改造的主要活动来自于Califunia州,由Iva·Lovas医生领导。 行为改造的根据是应用奖励消除不正确的行为和掌握正确的行为。这种治疗方法的我问题是它直接关注于特定的行为,而不管行为背后的原因。正如我们...
2007-08-06
孤独症患者养成的行为习惯是不正常的,这些行为由极度刻板到不停地绕着圈跑等等。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怪癖,如:刻板、自我刺激、怪异、古怪、不正常、重复等等。无论我们借用哪个词语,都意味着一种信号:孤独症患者感到焦虑不安,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或无法以正常方式来处理外界的刺激。 对于护理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必须认识到这些...
2007-07-30
作者:俄勒冈州塞勒姆孤独症研究中心 史蒂芬.M.艾德尔森博士 自残行为是一种存在于发育有缺陷的人群之中的明显症状。常见形式包括:撞头,咬手,过度摩擦和抓挠身体。 自残行为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包括生化,社会环境等因素。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它的多种起因及相关干预措施。 生理机能分析 首先, 为了详细描述患者的自残行为...
2007-07-30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们还是要再重申的一点就是:问题行为是孤独症儿童功能性障碍的外在表现行为,也是孤独症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他是由于自身的刺激因素或是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生理需要或情感需要,于是就表现出我们所认为的问题行为;我们在处理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同时更应注意对他正性行为的训练,让他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或排泄;不要过...
2007-07-30
二、关于社会性交流行为 社会性交互行为是一个无法预测的、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情景信息、语言和社会性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自闭儿的学习模式,和社会性交流行为所需要的能力之间形成的反差,反映了他们在这方面面临的困难。 下面的例子就反映了这一点: 5岁的Mark喜欢数字。如果他自己选择的话,他就会把在学...
2007-07-25
六、仪式化行为 自闭症的第三个特点是行为模式上的局限性和重复性。虽然这种仪式化的怪异行为模式,是自闭症的典型表现,但也是学界理解得最少的一个方面。自闭症的仪式化行为定义为“以异乎寻常的投入和专注程度,沉湎于一种或多种僵化的、狭窄的兴趣中;明显刻板地拘泥于某些特定的、无功能性的仪式化、程式化行为,或者重复进行一些怪...
2007-07-23
一、兴趣的异常狭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玩具是他们的最爱。自闭症儿童却往往不愿与其他孩子玩。他们对玩具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一些基于临床观察的研究表明,大约有75%的自闭症儿童会表现出这种相对于正常儿童而言的远为狭窄的兴趣与行为。例如他们往往会对周围的玩具或音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沉湎于自己有限的范...
2007-07-18
1. 坐立不定。 2. 不应出声时出声。 3. 想要什么就要立刻得到。 4. 自以为聪明(无礼、顶嘴)。 5. 常发脾气,行为不可捉摸。 6. 对批评过分敏感。 7. 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 8. 扰乱其他儿童。 9. 好作白日梦、幻想。 10. 常常生气、板脸。 11. 情绪变化迅速剧烈。 12...
2007-07-12
(1)活动过多,一刻不停 (2)兴奋激动,容易冲动 (3)惹恼其他儿童 (4)做事不能有始有终 (5)坐立不安 (6)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散 (7)必须立即满足要求,容易灰心丧气 (8)经常易哭 (9)情绪变化迅速剧烈 (10)勃然大怒,或出现意料不到的行为 上述各项按活动程度分别填写0(没有...
2007-07-12
咬人看牙医(可能是牙齿不舒服)蒙眼三十秒咬橡胶玩具 捏人捏小沙包 吐口水往他的脸上喷水 防止小物品的破坏放很少东西,慢慢增多,以免刺激儿童。 防止书本的破坏买撕不坏的书,让他慢慢喜欢,最后到不撕。在书上画他喜欢的东西。 防止家具的破坏买跳床找体操教练上课 防止衣物的破坏涂辣椒酱撕不动的衣服(如:牛仔) 打...
2007-07-11
印大中(博士)安炳熇 [摘要]本文试图从,探索新的脑运行机能,并结合心理学,神经生理学 ,神经病学等相关知识。探寻自闭症等多种心理行为障碍的可能成因。抛砖引玉,大家共同努力,早日揭开自闭症的成因。 关键词:自闭症(autism)神经元活动阈值大脑运行模式(机能) 神经元功能激活 1:引言 ...
2007-07-10
每个孩子仿佛都是破坏大王,爸爸妈妈也需要时刻迎接孩子的“破坏场面”——轻则是撕得乱七八糟的图画书,重则是摔得粉碎的花瓶。看着这样的场面,你可能会生气,也可能会一笑置之。但是爸爸妈妈可有想过,孩子为什么要搞破坏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破坏理由”。 场景一 2岁半的天天把玩具统统搬出来玩了一遍。玩腻了,看看家里...
2007-07-04
《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一书是黄伟合博士编著的一本关于于家长和专业人员的指导手册,黄伟合博士是一位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行为心理学家,他长期从事对于自闭症及其其他严重的发展性障碍的理论研究&咨询工作经常为自闭症患者家长、亲友及专业人士做面对面的讲座,在这本书里,他主要叙述讨论了关于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应...
2007-06-29
弱智儿童由于大脑受损,往往有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伴随着他们。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从传统的体能康复逐步走向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康复,尝试通过科学的康复手段来加强对弱智儿童的教育和训练,以矫正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里,我举一个案例: 被试者:杨能俊...
2007-06-28
ABA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ABA是科学的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是一种结构化的教育方法。它可把我们要教授的技能分解成可执行的行为单元,用特殊的手段对每一个行为单元进行培训直到掌握,最后把已掌握的行为单元串联起来形成更为复杂的行为,表现在语言、模仿、游戏技巧、社会交往等。如:我们要教没有语言的孩子学习语言,首先要教会孩子身...
2007-06-27
城事 □记者王宇 你的孩子会经常将自己的旧包被、娃娃之类的东西紧紧地抱在怀里吗?一旦你从孩子的怀里夺去了这些东西,他(她)就会烦躁不安、哭闹不休,即使到了床上也迟迟无法入睡?那么,家长得警惕了,也许在你的一些教育行为中,让孩子有了“恋物瘾”。 四年放不下玩具熊 5岁的小凡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2007-06-15
今年已经10岁的小海(化名),安静时喜欢不停地抠指甲,无人制止就不住手,甚至抠出血来;烦躁时,他会拍胸打头,彻夜不睡地撕扯母亲,即使睡着了,还会突然醒来跳到母亲身上踩来踩去……自从小海的母亲杨女士看见电视上关于“狼崽”小帅的报道后,她断定自己的孩子和他一模一样,是第二个“狼崽”,于是便带他进京求医,但医生检查后告知她,...
2007-06-12
难搞行为One:害羞 认生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发展阶段,有些长大后自然会减低,有的则会持续一生;这与宝宝个人的气质有关,观察幼儿可以发现,有些活泼外向,有些则容易害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喔! 破解法: 宝宝害羞,是自我意识萌芽的表现,不必急于矫正,但如果害羞过头,父母就得找出问题所在,并积极解决!一般来...
2007-05-15
东方网5月9日消息:英国专家研究后发现,食品添加剂容易导致儿童出现多种行为异常,有损孩子身心健康。这一研究结果公之于众后,许多儿童食品可能将从孩子们的餐桌上撤下。 在今年初开展的研究中,有关专家调查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评估每名儿童日摄入人工色素和防腐剂的含量,验证食用添加剂与孩子行为间的联系。食品标准局和研...
200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