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分析是一种认识行为的科学研究方法。“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是利用行为分析的方法和研究成果以改变行为的训练方法,简称“行为训练法”。 “应用行为分析法”建立在科学的行为原理基础上。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孤独症(或其他发育障碍)儿童建立有用的社会交往能力,并减少他们的异常行为或问题行为。 行为训练法的依据...
2007-10-09
行为治疗专家经过实验与临床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方法,现介绍十种儿童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一)系统脱敏法 gggg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一种逐步去除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技术。ggggWolpe 1958年根据条件反射学说,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展了这套完整的行为治...
2007-09-28
由于自闭症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存在着障碍,不会做建设性的游戏,往往想通过考察他们身边一些事物的简单性质来消磨时间,而出现的许多破坏性的行为。破坏性的行为的后果是严重的。如为了“探索”周围事物是怎样的,他们可以把书本、窗帘等撕开,用积木去打破电灯,从撕裂声或破碎声中得到令他们满足的刺激。他们不理解,大物件装到小物件是不行的...
2007-09-27
1. 前置迁移法 指在自闭症儿童异常行为发生之前,家长或训练人员及时采用表扬、情感转移等方法,阻止其不良行为的发生的方法。 在自闭症儿童异常行为发生之前,往往会有一些行为征兆。只要家长准确把握这些微小的变化,就可以采用及时表扬或马上做一些他较为感兴趣的事情的办 法,使其注意力发生转移,从而阻止异常行为的发生。若长...
2007-09-27
自闭症儿童中有少数儿童有攻击行为,有部分儿童有自伤行为,两类行为大 多是情绪体验的表达方式。 有些自伤行为令儿童愉快,也不对个体造成大的伤害(如次序使劲鼓掌等), 则不要过分纠正,因过分纠正易加重其情绪躁动和不安;而有些对身体有害的则 要以替代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制止。如发现儿童用头撞墙,要先口头制止,同时 握其手...
2007-09-26
自闭症儿童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及各方面能力发展的缺陷,常常会出现一些行为及情绪方面的异常,具体包括: (1)缺陷行为:即正常同龄儿童会、但患儿却不会的行为。如:不会穿衣服、不会自行进食等。 (2)过度行为:即正常儿童不存在、但患儿却存在的行为。如:自伤行为、刻板行为、自我刺激行为等。 (3)情绪方面的异常:如:随意...
2007-09-12
可用于儿童行为矫正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矫正方法包括: 正性强化法、负性强化法、隔离法、消退法、塑形法、锁链法、系统脱敏法等。 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对于缺陷行为,可选用塑形法、锁链法和正性强化法;对于过度行为,则可选用负性强化法、消退法等。应熟悉各种行为矫正方法的原理...
2007-09-12
经常会听到家长们说:“我用来教育其他孩子的方法对我的孤独症的孩子没有用,他好像不理解。”“她不表现出懊悔”“他不调整他的反应”有人会建议家长去请教行为管理的专家。理解孤独症的孩子的行为是非常困难的。让一个孤独症的孩子的行为符合常规和恰当是非常有挑战的。这本小册子会帮你找到一些答案。尽管很难理解你的孩子的行为,但是要记住...
2007-09-06
破裂样行为可能是训练过程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这些行为很难纠正,而且给每个人都带来压力和挫败感。也许是最大的一个难题,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面对破裂样行为。甚至这些都不作为训练的重点。 似乎有很多理由表明为什么训练没有涉及这一重要方面。对于刚开始接受训练的孩子来说,破裂样行为很难纠正。而这些行为对于孩子学习如何适应社会...
2007-09-06
孤独症儿童表现出问题行为,实际上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感受。因此,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有判断和理解的能力,才谈得上疏导和处理的方法。国内外专家根据孤独症儿童会使用问题行为及障碍特点将问题行为的功能归纳为四种情况。 1、逃避或脱身于嫌恶的情况:孤独症儿童表现出某种行为是为了回避做一件让他感到不愉快...
2007-09-06
在对问题行为作出处理之前,首先要进行功能分析,找出问题行为的前事、行为以及在行为发生后产生的结果,然后进行处理。功能分析的用意是要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审察在哪种情况下问题行为比较容易出现,同时断定哪些因素会使问题行为一再出现。这种问题行为进行功能分析的方法,我们也叫做行为ABC分析法。 A 代表的是前事,即行为...
2007-09-06
本报讯 (记者肖岳)14岁的康康(化名)是一名孤独症患者,发病时会自虐还会伤人。一周前,经过治疗,他的自残和攻击行为被消除,但仍未摆脱孤独症的折磨。 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凌主任说,经过术后一周的康复观察,小康康的攻击和自残行为基本消除,如术后配合有效的康复训练,康康的孤独症可得到很大程度缓解,但医院现在不具备这些康复...
2007-09-03
有特殊需要儿童往往由于整个心理发展迟滞,会伴有不良行为发生。如何处理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专家向父母介绍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转移法。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大人可用其他的有趣的事物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 ·忽视法。孩子有时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出现不良行为,以得到关注。如果父母表现得很关心,那么,以后孩子便会乐此不疲...
2007-08-30
章文康对班里的小朋友频频发起攻击:打人脸,捶人肚子,踩人脚,嘴里还不停地嘀咕:“把他打个西巴烂,摔死他,……”有一天,他发起了十多次攻击性行为,涉及七八名幼儿。尤其是他认准了同组的男孩吴宇豪,一上午打了他五次,不是捶他的肚子、就是踢他的腿,嘴里还反复念叨:“你是个坏蛋,讨厌鬼,我打死你……”逼得我们只好对他采取暂时的隔...
2007-08-29
攻击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
2007-08-28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强强(化名)。强强是个男孩,1999年8月出生,现在幼儿园读中班。强强思维活跃,计算能力强,显得很聪明。虽然强强说起话来“奶音”较重,但这并不妨碍他参与任何集体活动。强强的爸爸是上海本地人,妈妈则是从外地到上海的。平时,多是妈妈带强强,他爸爸因为工作忙,与强强接触较少,但是对他管教颇严。 强强在幼...
2007-08-28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医生雷奥·凯纳(Leo Kenner)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要求环境中...
2007-08-27
王 力 美国费城人类潜能开发研究所刘艳虹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文摘 目的:通过饮食和环境干预改善脑伤儿的脑功能并改善其行为问题。方法:检测过敏的食物和环境因素;脱敏和排重金属。结果: 95.56%脑伤儿的行为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有34例进入学校学习(正常小学19名,正常幼儿园 13名,培智学校2名)...
2007-08-20
在“添加剂导致儿童行为异常”的新研究结果公布前,食品安全专家建议父母应给孩子的餐桌先来个“大扫除”,扫除一系列的添加剂。 在英国,人工色素和防腐剂广泛应用于糖果、饮料和加工食品中。最新科研成果表明,食品添加剂导致儿童行为异常,因此人们对添加剂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质疑。 《英国卫报》获悉,尽管该项研究成果对于儿...
2007-08-14
一大批新的大脑方面的研究-以及自闭症患者震撼人心的佐证,克劳迪娅 沃利斯用这篇报告为众人揭开了自闭症神秘的面纱 在她13岁生日的前几天,汉娜心灵深处的窗口已经开启。为了能有今天,她的父母、治疗师、营养师以及老师们不知花费了多少年的心血。他们历经了千辛万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汉娜的平衡感、感知能力,以及她的综合健康水平。...
200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