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自言自语,把妈妈叫阿姨,4岁的豆豆被诊断为自闭症;整日紧锁眉头,郁郁寡欢,5岁的倩倩患上忧郁症……相关数据显示,心理疾病开始“偷袭”4岁-6岁的小伢。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童心理门诊,昨日公布一项统计数据:对15所幼儿园千余名4-6岁儿童进行心理行为筛查,发现15%-20%的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问题。 ...
2007-04-24
4岁的孩子还不会说话 8岁的儿子上课坐不住 “我儿子怎么到了4岁还不说话?”“我的小孩上课就坐不住,老师都怕他”……昨日,记者在中山公园举行的大型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中发现,孩子不会说话、坐不住,成为最让武汉家长们忧心的两大问题行为。 参与咨询的几位儿童心理专家表示,根据昨日现场咨询加上平日门诊的情况来看,在各种...
2007-04-23
恐惧 子平十分害怕動物,遠遠見到貓隻或狗隻便會尖叫。 我們如何理解這樣的行為? 自閉症學生接收和理解他們的感官世界,可以跟一般人不同。有時他們對無傷害性的事物會產生莫名的恐懼。這些恐懼可能是基於某一次不愉快的經驗,而學生卻固執地牢記那些事物帶來的恐慌...
2007-04-19
国明喜爱重复问同一条问题,「学校几多点关门?」令人觉得他很奇怪和烦厌。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有些自闭症学生喜爱重复问同一条问题,例子中的学生经常问学校几多点关门,他或者爱听到同一个答案「七点钟」。 他们或许想继续与人...
2007-04-18
情绪方面自闭症学生有时情绪反复,甚至突然间大发脾气,令身边的人大惑不解。由于自闭症学生不善于用言语来表达他们的需要,所以他们有时会用行动来表示。当周围的人不明白他们的需要或其行动的目的时,他们便会有更大的反应,甚至大发脾气。要帮助这些学生,可多留意他们的习惯: 表达方式 ...
2007-04-18
ABC矫正法的重点,是行为的「前因」和「后果」。有时这两者与问题行为的关连并不明显,例如房间的某一摆设会令小明想起他不愉快的经历,继而尖叫。那种不愉快的经历可能已发生了一段时间,要找出这个「前因」并不容易。 另一种策略是透过功能行为分析,找出该问题行为发挥了什么功能,或传递了什么信息,例如自闭症学生的...
2007-04-18
外界的反应异常 自闭症学生对外界的反应异常。他们可能对声音、光线和触觉反应过份冷淡或敏感。这些行为都妨碍了他们留意周围的事物,影响正常学习。 较为被动 自闭症学生一般都较被动及容易分心。在学校里,往往需要别人详细的指示和协助才晓得表达自己的要求或作出适当的响应。 容易对事物产生恐惧 部分自闭症学生会对一些普通...
2007-04-18
专精儿童发展的小儿科医师在彩虹两岁时就曾对我提出警告,彩虹的语言治疗进展比彩虹的智能发展慢很多,而且彩虹非常活泼外向,他说这样下去会有问题。没多久,我们在彩虹的语言治疗上摔了一大跤,以致于因有语言障碍而引起的行为偏差果然出现,接着彩虹又出现类似过动症的症候,让整个情况变得更覆杂。 彩虹的偏差行为起因自语言障碍,因沟通...
2007-04-10
在处理自闭儿行为问题的时候,家长常觉得子女似乎有很多问题需要改善或改变,所以不知从何入手,但到底如何界定什么是「问题行为」,及那些问题行为须优先处理呢? 简单地说,若孩子的行为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的情况时,便可称为「问题行为」: (1) 孩子的行为并不符合他的年龄,例如:一个十岁的孩子经常随意脱去裤子和四处大小便。(2...
2007-04-09
自闭症儿童很多时都有一些重复性的行为,例如自转、看手、触摸墙上的特定位置…等等,这些行为很多时都被称为“自我刺激”行为。儿童进行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自闭症人仕的特殊喜好。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的一种表征,就是神经系统对感觉讯息的印记较弱或把感觉讯息压抑过多,以致经常进行自我刺激行为以获得更多感觉讯息。也可能是在空闲时间...
2007-04-09
又是吃饭的时候了,今天明仔的母亲为他准备了一碗特制的饭–一碗布满白菜的饭,也是明仔最讨厌的:有「白菜」的饭。他看见之后,马上露出痛苦的神情及尖叫以示抗议,无奈母亲却不断强迫他将饭吃光。终于在明仔的极力抗拒及母亲的苦苦坚持下,这碗饭被吃光了,明仔则哭成泪人,母亲却有如「战地灾民」,这顿持续了约二小时的晚饭又是「不欢而散」...
2007-04-06
学生教室中的行为表现,跟教师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是否具有秩序、安全感及效率有密切关联性。学者的研究指出妥当的安排教学环境,使学生顺利参与学习活动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比努力处理不当行为,更为有效。因此,处理学童的教室行为问题,应先由预防措施着手,教师须适切的建构环境,有组织的进行教学,才能较有效的预防行为问题之发生。 ...
2007-04-03
反抗行为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反抗行为障碍的定义: 如果儿童经常不听话,甚至公然反抗、老师或保育人员,就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破裂,甚而引发更严重的行为问题如攻击、自伤、哭闹、反社会等行为,使得学校课业的学习及日常生活功能,无法顺利进行。 根据美国心理疾病诊断及统计...
2007-04-02
村长的话:一个很多家长和老师都面对的课题,「如何改善自闭症小朋友的行为问题?」在这里,多多父亲给了我们一些提议。来看看多多父亲的提议吧!.............................................................. 在扶养儿女的过程中,责骂是少不免的。如果儿女分不清甚么可...
2007-03-22
一、范围 1.叫不理睬,问不回应2.起动拖延(一旦开始就做下去了)3.慢慢做(混日子,过于自我,疏忽团体中他人的存在)4.做做停停(不熟悉,或易分心,专注持续有限)5.发呆枯坐,打瞌睡(不起劲)6.东做西做(事情或物品)东摸西碰(不只东西物品,连人也碰)7.马虎做,随便做(学习意愿不高)8.手边的事没做完就走开(不重...
2007-03-20
应用行为分析 (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区别练习 (discrete trials), 自然语言典范 (natural language paradigm)/枢轴反应训练 (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 行为改变技术等。 •&nbs...
2007-03-15
自我刺激行为 (self-stimulatory behaviors, SSB) 自我刺激行为也被称为仪式行为 (ritualistic behavior), 或刻板行为 (stereotypic behavior)。 自我刺激行为包括尖叫, 跑, 跳跃, 挥动手臂, 在脸前扭动手指, 用眼角视物, 将手或手指放入...
2007-03-14
自伤行为 (self-injuious behaviors, SIB) 一. 类型1. 打自己 (打脸, 撞头, 打头, 掐脖子) 2. 咬或吸吮某些部位身体 (咬手指, 咬手臂) 3. 捏, 刮, 戳, 或拉某些部位身体 (戳眼睛, 拔头发, 拉耳朵) 4.&am...
2007-03-14
自闭症相关能力缺陷及其可能伴随的行为问题 (Howlin, 1998)
2007-03-14
刻板有限的兴趣, 如只玩某些特定的东西 焦点和强度迥异, 如对刺激的过度选择 (overselective) 坚持特定的, 非功能性的常规或仪式行为 重复的自我刺激行为 (晃动手指, 扭手, 摇晃身体) (self-stimulatory beahvior) 沉迷物体的某部份
200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