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纲要中提到的一项艰巨任务。怎样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们教师必须先丰富幼儿的生活,再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宽松的谈话氛围;在日常谈话中、在家庭中时刻注意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有的幼儿...
2006-10-25
学习障碍训练是以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认知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训练,它以个别化的教育方案(IEP)为特点,即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并根据训练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学习能力主要指的是人的认知能力,如语言的运用和掌握的能力,读写能力,数学运算及推理的能力。许多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读写落后(...
2006-10-23
由于自闭症幼儿心理发育或精神机能存在障碍,他们生活自理能力普遍缺乏,主要表现在①进食异常,通常偏食一种或几种食物,由于缺乏沟通与交往,对没有尝试过的食物不能接受而且强烈排斥;②睡眠有障碍,神经异常兴奋不能在正常时间入睡与醒来;③入厕有困难,不会表达便意,需要成人观察猜测他们的入厕需求;④学习生活经验有困难,对生活认知差...
2006-10-08
科学证明,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是慢慢地积累而成的,不是一个早晨突然出现的。因为有了语言,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才得以记录、保存和发展。大猩猩和黑猩猩可以掌握上百个词,而且有某种初级的思维能力。但,它们缺乏语言系统和语言能力,根本不能像人类一样进行交流和思维。它们具有的只不过是条件反射的能力而不是语言能力。实验科学和解剖学告...
2006-10-08
人类感觉统合的基本能力是与生俱有的。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这种能力,但需要从小与周围事物保持接触,接受环境信息的刺激,并主动让身体和大脑相互协调以适应环境的挑战,才能不断促进大脑和身体的发展和完善。即使没有现在所谓的感觉统合教育或感觉统合训练,人类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就一直在进行着感觉统合的过程。 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
2006-09-30
感觉统合术语是由 Sherrington C.S.(1906),Lashley 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 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Ayres职业治疗及实验的研究结果,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sration Theory,1972)。她...
2006-09-29
苏州市平江区培智学校 刘晓丽【摘要]语言交往是人类适应社会的重要形式,而语言能力又是交往的重要决定因素.孤独症儿童有严重的语言交往障碍,对其存在的语言交往障碍训练是势在必行的.本实验就班内一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语言能力进行研究实验发现:训练后的语言交往水平大大高于训练前.关键词:孤独症 语言交往能力一,问...
2006-09-25
东北网9月22日电 近日,记者在对哈市各幼儿园采访时获悉,个别幼儿园提前教孩子小学的课程,让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给孩子留作业,让孩子不堪重负。哈市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拔苗助长,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哈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坚决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记者在对一些幼儿园进行走访时发现,个别幼儿园仍...
2006-09-25
针对2-5岁自闭症孩子居家生活能力培养,是培养什么呢?其实就是一般孩子学习的食、衣、住、行、育、乐等的生活经验、表达方式,别的孩子要学,我们的孩子也要学,所要着重的只是,我们孩子有属于自己的学习速度。 孩子的学习特征 把学习特征抓出来的...
2006-09-19
小幼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朱春霞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幼儿个体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能够自知,自控的能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
2006-09-18
一、感觉统合理论的概述 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errington C.S.(1906),Lashley 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Ayres 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Ayres职业治疗及实验的研究结果,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
2006-09-1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多动、记忆力差,甚至对学习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视、听知觉功能失衡,眼、耳、脑、手不协调,导致大量讯息不能准确、快捷地传递到大脑,无法产生学习上的顺应作用,反应在学习上的听、说、读、写、算等方面的困难,造成听课效率低,学习成绩落后。很多家...
2006-09-06
“2岁幼童会5位数算术”引起讨论,教育专家提醒应注重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本报关于高州2岁幼童卢雨思会5位数算术的报道(详见本报9月1日B1版)引起我市家长和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家长们对雨思父亲的教育方法有的表示敬佩,有的很赞同,有的持怀疑态度;而我市教育专家则建议家长应注重培养幼儿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有...
2006-09-05
[摘要] 智力障碍儿童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摸清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经过深思熟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把常规教学媒体与电化教学媒体结合起来,达到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言语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语言障碍、言语运动、发音器官、电化媒体 [正文] 正常的人在出生后到三岁末,言语的发展极其迅速,大约...
2006-08-30
在“说”中发展孩子的能力 在长期教育弱智孩子的过程中,由于孩子原本的智力水平决定了其思维的单一性,语言表达的迟缓性,以及面部表情的呆板性等等.所以说,我们的孩子是特殊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方法要具有特殊性.依据孩子的特殊情况,结合本人的教学总结,将开启孩子智慧,启发孩子思维,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让...
2006-08-24
坐不住的牛牛怎么上一年级? 开学后,牛牛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可妈妈却很发愁:孩子好动不安,小屁股坐不了十分钟就扭来扭去,注意力无法集中。在上大班时,幼儿园老师教了一些拼音,牛牛也比别的小朋友接受得差,b和d、p和q、t和f这几个“外形”长得相似的拼音老不能分清。 妈妈担心孩子上一年级后跟不上进度,一年级是孩...
2006-08-22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或不稳定、做作业拖拉、多动、自控能力差、易紧张、胆小、内向、爱哭、不合群、脾气暴躁、吃饭挑食……相信很多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都会碰到过类似的困惑和烦恼。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不良的反应;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粗心或者调...
2006-08-18
英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懂得舔嘴唇和吹泡泡的幼儿学习语言的能力强。 这是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他们对120名接近两岁的幼儿进行了研究后发现,幼儿的口部活动灵活与语言发展有密切关系。 他们还发现,善于把一种东西“假装”成另一种东西的小孩,将具备更好的语言能力。这些发现有助于科学家尽早辨认出存在语...
2006-08-09
所谓配合能力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孩子愿意按要求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 在训练中,我们在发现孩子“有些不配合的举动”时,首先分析他/她是不是真的“不配合”。比如,对于一个只能理解2-3个字指令的孩子,你给他/她发4个或更多字的指令。这时孩子很可能无反应或做出错误反应来,此时,你是否认为这个孩子不配合呢?不是的。这其实是孩...
2006-08-08
这项研究对6个具备语言能力的儿童采用视觉跟踪和感知觉匹配的方法,使他们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 ·这些儿童年龄4-6岁(5男1女); ·被诊断为孤独症、广泛性发育障碍、交流障碍及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他们的语言能力处在听语前期向言语前期发展的阶段; ·他们对刺激物的反映不一致; ·他们不能模仿老师、不能通过...
200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