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国内资料: 根据台大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宋维村多年诊治自闭症儿童的经验,他认为自闭症儿童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语言和沟通障碍、社会性和人际关系障碍及行为的同一性。 根据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专家陶国泰先生对孤独症患者交往缺陷提出六个方面: 1、不能应用眼对眼对视,面部表现,身体姿势和手势来调节社会相互交往。...
2006-03-07
三、文献探讨: ㈠、国外资料: 根据Ritvo(1976)的引述,最早对孤独症患者的描述是1960年,Bleuler以精神病的观点认识孤独症,停留在“内在自我”,明显逃避人群,自我封闭的人格特征(Gittiam1981)。Kanner(1943)指出孤独症儿童行为孤立,缺乏形成与人接触的能力,而这些儿童身体很健康,...
2006-03-07
1996年,我学校接受北京市特教研究中心委托承担训练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课题。学校组织凡班级中有孤独症学生的班主任都是课题组成员,校长负责,推选一位略有教育训练孤独症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师出任组长。同时确定十名孤独症学生为训练实验对象,制定实验方案,进行了对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能力训练的初步研究。 &n...
2006-03-07
运动治疗是利用个体的功能、配合运动,以有计划有系统的肢体运动来达到康复目的,以改善个体的运动机能,促进身心发展。 (一)运动治疗方法1、被动运动: ①按揉:以手或脚做单推、按压、揉捏、拍击以达到皮、肌、关节、骨等病症改善。②牵引:动作需要局部协助,给以牵动身体、翻动身体。2、主动运动: ①徒手运动:做操、田径运动...
2006-03-01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全面发展障碍。主要的障碍是认知发展困难,表现语言刻板,鹦鹉学舌式语言、机械式语言、重复性语言、不会运用人称代词等,这些障碍给他们的社会交往带来严重困难。我们根据孤独症儿童特殊需要,设计几种游戏,有目的的进行训练,促使他们语言交往能力获得发展。 一、认识朋友与人际关系培养 设计认识同学的活动,引导小...
2006-03-01
伍、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采嵌入型单一个案研究设计,以一位目前就读于新竹县某国小启智班六年级的中度智能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六个训练阶段,探讨个案在图片兑换沟通系统各个阶段的达成时间以及达标率、增强物的运用、以及行为问题的出现等情形。虽然,本研究因时间及人力的限制,仅完成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
2006-02-21
肆、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因时间及人力的限制仅完成前四个阶段,因此研究者根据各个阶段的研究结果,逐一讨论个案经由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训练后,达到各阶段标准所需的时间和达标率、增强物的使用、及问题行为的减少情形。 【阶段一】物品交换 研究者与班上另一位教师及个案母亲讨论后,在个案面前呈现9样食物(小馒头、洋芋片、曼陀珠、...
2006-02-21
【阶段三】辨认图卡此阶段的事前准备与训练情境与阶段二相同,以下仅说明其余部分: (一)教学目标:个案能走到沟通板前,从一堆图卡中选出想要物品的图卡,并将图卡交给训练者。 (二)训练规则 1.此阶段不使用口语提示。2.让学生在每一天中有至少20次提出要求的机会。3.研究者要常常改变图卡位置,直到个案能够真正辨认图卡...
2006-02-21
参、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设计采嵌入型单一个案研究设计,所谓个案研究系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的完整资料,对单一的个人或社会单位,进行缜密而深入研究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设计依类型可分为单一个案研究及多重个案研究二种,其中单一个案研究可再细分为整体型单一个案研究和嵌入型单一个案研究二种。嵌入型单一个案研究不仅视...
2006-02-21
贰、文献探讨 一、智能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 语言发展与认知能力息息相关并交互影响,在思考、注意、记忆与辨认有困难之儿童,理解语言或表达情意的能力发展上,一定会有迟滞的现象产生。智能障碍儿童由于认知能力的低落,因此普遍存在着沟通的障碍,但其语言发展阶段与普通儿童相似,只是发展迟缓,且障碍程度愈严重的儿童,其语言发展就愈...
2006-02-21
摘 要 本研究采嵌入型单一个案研究设计,以一位目前就读于新竹县某国小启智班六年级的中度智能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六个训练阶段,探讨个案在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各个阶段的达标率、增强物的运用、以及问题行为的出现情形。虽然,本研究因时间及人力的限制,仅完成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前四个阶段,但...
2006-02-21
教师所关心的 1.他们未得到足够了解或认识特殊的教育训练。事实上也不知如何统整教室中压力与情况,特别是如何教导特殊儿和非特殊儿彼此之间的社会化、互动及沟通。2.多少特殊的孩子和多少非特殊的孩子在同一间教室里,才能不断进行正常的教育过程?3.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及支持园所的管理者、父母亲们、相关雇员呢?4.课外的课程...
2006-02-17
提供社会化的协助 Mcevoy等人(1990)提议让语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作身体亲密的接触,为了能让双方之间能真正融合,而且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仅提供身体之接触机会,让他们分享了物质上的空间,并不能真正确保此二类型真正达到社会化的作用。有些研究者建议说:真正能成功的社会整合,往往仅发生于教师、管理者与父母亲的直接介入互动。...
2006-02-17
每一个孩子的目标都是经由每日课堂活动而提出的,在这个别的环境里,即可列出孩子们的IEP目标,而明确的目标可以藉由各种活动来进行学习。而有经验的语言治疗专业人员能够创造沟通情境,以激发出学习目标的技巧。同时,语言治疗师也会藉每一次的机会持续的提供让孩子能够练习语言沟通的各种尝试。教师与个别的语言治疗师必须监控、改良及分析...
2006-02-17
类化WatsonandLord(1982):一对一治疗情境所获得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碰到问题要处理的知识之间是有差距的,而这差距指的即是「类化」。课堂是基础的学习情境,老师必须知道每个孩子在个别治疗上正在学习,字汇、实用机能、造句结构以及发音技巧都可在教室被推广普及,课堂提供了孩子与他们同侪就他们所知的去做演练的一个情境...
2006-02-17
学习结构 巧妙处理语言的学习结构包含了订定具体反应的组织活动和语言行为的产生。在教孩子要求一样东西时,老师可以将东西放在孩子拿不到但却是在孩子视线内的地方,当孩子试着靠近想要的东西时,老师可以问:「你要什么?」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或只有一点点的反应时,老师可以为这个反应给予提示或语言示范。 在这些的教学策略中,使用连续...
2006-02-17
教室是儿童学习的最重要场所,在里头儿童进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和交谊,一切就如同一个真实的小型社会,因此,很多的沟通情境和合适的语言用语就在这种状况下,自然而然的发生。在此时也是儿童学习与人互相沟通和互动的最佳时机,特别是在具有真实情境的语言沟通脉络下,更能让儿童体察到沟通的规则与角色的变动中语言使用的变异性,进而能自己掌控...
2006-02-17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6岁到11岁的小学生中,大约有4%到6%的孩子患有多动症。这意味着几乎每个班级中都会有患多动症的儿童,这也意味着几乎所有的教师一生中都会遇到患有多动症的学生。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儿童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在我国一直被叫做多动症,这个译法多少有些不准确...
2006-02-09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6岁到11岁的小学生中,大约有4%到6%的孩子患有多动症。这意味着几乎每个班级中都会有患多动症的儿童,这也意味着几乎所有的教师一生中都会遇到患有多动症的学生。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儿童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在我国一直被叫做多动症,这个译法多少有些不准确。大...
2006-01-15
走 能力发展 10-11个月:扶稳固家具走 10-11个月:牵着双...
200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