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是开始进行强化行为干预的最佳时机 ? 大量的例子显示出那些在儿童的第 4 个生日到来之前开始的行为训练最有效。很多人认为进行行为干预的最佳时机处于儿童年龄达到 24-42 个月之间,这个还没有完全得到证实。行为干预看起来对所有年龄的孤独症儿童都有效,但对开始干预年龄偏大的儿童效果较差。与其他残疾儿童相比,孤...
2006-07-19
晨报讯 据新华社今晨专电 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期研究发现,婴儿学会说话的时间早晚与家庭教育等因素无关。小孩说话稍晚,与智力水平没有关系,而胎教也与婴儿能否早早开口无关。根据德新社17日报道,研究人员跟踪了约1750名儿童从婴儿期至7岁的情况。调查显示,调查对象2岁时,其中81%能用2至3个单词组成短句,而另外13%学会说话...
2006-07-18
1、孩子总是重复在说某些话。 一种原因是孩子籍此来达到自我刺激的目的。在这种情形下,一般可以忽略他所重复的话语,因为你无法无时无刻地有精力和机会制止孩子的这一行为。 另外一种原因是孩子的话可能另有含义,他很可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如果他说的如,在训练中孩子说:“苹果”。他可能想表达“我要吃苹果”或他看到训练的玩具联...
2006-06-29
多动浮躁型——前庭功能失调 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旋转不会晕眩;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情绪不稳定,浮躁,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 粗心大意型——视觉统合失调 能长时间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顺利阅读,经常出现添字、漏字、窜行;写字偏旁部首颠...
2006-06-20
“感统”,即感觉统合,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在1972年创导的。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器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
2006-06-19
一、 什么是感觉统合? 答 :感觉统合是幼儿成长过程内在的一种驱策力。幼儿随着身体的成长,透过视、听、嗅、味、触、重力感 ……. 等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环境的讯息(刺激),经由感觉神经传达到大脑、脊髓等中枢神经。经由大脑整理、组织后,透过运动神经做出对外界讯息的一种反映。而经由各种讯息的刺激,大脑加以整理、储存、记忆、...
2006-06-19
家长及老师不难发现,过动的孩子在学校、家中及外面,经常会有出人意料的行径,令大人不知如何反应。例如,散散的,粗心大意,经常意外受伤,爱插嘴,神游,漫不经心,东西丢三落四,书包忘记背回家,上课中突然起来走动,字写的开开的或部首颠倒不像一个字,背书背很久,功课不能...
2006-06-01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特征 口语 (一)理解口语能低落 有些人完全不能理解,有些则可以理解字面上的意义,但对深涩的词组、双关语等则无法意会,此外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有不懂沟通情境的问题。 (二)使用口语方式异常:有以下几点情形 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
2006-05-26
现在一般熟知的「孤独症」源自于1943年美国Kanner医师,经由研究14个案而发表的报告,后经由国人翻译将原文「kanner Infantile Autism」翻译为「孤独症」。中文的「孤独症」常让人误以为孤独症就是自(我封)闭,把责任归咎到孩子身上,然而,经过三十多年来,台湾对于先天上拥...
2006-05-18
(1)因环境及课程的结构化、秩序感及活动的自由度,孩子较易适应环境,可以很快地了解教室规则,并遵守常规,同时有自由的活动空间及选择工作项目的自主性,可维持较稳定的情绪(尤其对于偏好操作的孩子)。 (2)混龄的教室情境中,能力落后同龄幼儿的孩子较不显得特殊,除了能与能力相仿的同侪互动,同时也有学习模仿的对象。(在蒙氏...
2006-05-17
2006-05-16
早期训练(或早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干预和学前教育。 它们都属于特殊教育范畴。特殊教育是指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以前,有特殊障碍的孩子只是在学龄期进入学校后才得到特殊教育服务,但是现在的认识趋势是特殊教育要从早期干预计划做起。因此在美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正常儿童的义务教育从3岁开始,特殊儿童则从诊断之日...
2006-05-12
初为人母,难免对一些育儿问题以及小宝宝出现的一些现象产生疑问,有时还会因孩子的异常反应而焦虑不安,四处求救,结果仍未找到正确的答案。现就年轻妈妈在育儿当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1、哪些药物影响哺乳? 以下药物影响泌乳: ★生物碱代谢药可影响泌乳素的产生,从而抑制泌乳; ★止痛药。止痛药,如可待因、安乃近应避免...
2006-05-12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 记者 杨涛 通讯员 周建跃、温红蕾 实习生魏婷报道:近年来,早产儿有增多趋势,怎样让这些脆弱的小生命更加健康地成长?省妇幼保健院专家昨日提醒家长,请定期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早产宝宝”是指37孕周以内出生的宝宝。俗话说“瓜熟蒂落”,早产宝宝因为并未在母体内充分孕育,其身体各项器官、组织发...
2006-05-11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和儿童保健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首都儿科研究所及美国强生儿科研究院日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妇幼保健学术大会”上,国内妇幼保健领域权威的儿科专家、公共医学专家,就成年后身体素质与儿童早期发展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妇产科系及精神行为卫生系助理...
2006-05-11
3、交谈时的困难 一些孤独症儿童从来不说话,终生缄默不语。另一些(很可能比半数多一点)的确学会至少说少数几个词语,虽然他们几乎总是比正常孩子开始说话要晚得多。他们常常从重复别人说过的词语开始,尤其是一个句子中的最后一个词或者最后几个词,往往会模仿说话者一模一样的声调和抑扬顿挫。对这个孩子来说,词语的重复似乎没有...
2006-04-18
两岁到五岁是孤独症行为最为明显的阶段。要是一个孩子生来就是有孤独症的,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家长们才说出他们的恐惧和怀疑,不过他们通常在孩子两、三岁时变得忧心冲冲,因为那时孩子最难以管理。另一方面,若是孩子出生时显得是正常的,在几周的时间里出现行为的显著变化,他的父母警觉到问题严重性的时间有可能提早很多。 &...
2006-04-18
以下是一些孤独症患儿的一些感觉统合的问题: 触觉: 1. 被人直接触摸时,并无受触的感觉。 ...
2006-04-12
第一、要设法去理解为什么孩子行为特别。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虽然常常看上去稀奇古怪异乎寻常,但它的背后总有一种具体的...
2006-04-10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逐渐发育,思维、言语和情绪日益成熟且不断发生变化。儿童的行为,有些是正常的,有些是有问题的。幼儿常见的行为问题有如下几种: 1、孤僻和迟钝。表现为寡言、不合群,表情冷淡,行动迟钝,这方面大多与管教过严,父母不和,教育方法不一致...
200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