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其从母体中被直接取出 出生时未受到应有刺激 此外小孩被过度保护也易出现这一情况 在“海洋球池”,触觉正常的丫丫玩得挺高兴,可触觉敏感的小乐扭头就跑 玩“大龙球”,触觉敏感的小乐烦得一脚把球踹开了 触觉正常的丫丫玩得很开心 本报联合市育婴师培训中心等部门 针对部分怕被触摸、不喜人多、较孤僻的孩子 推出本...
2006-04-07
大量关于患儿父母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方法,对于某些做法我忧心忡忡。 1. 处理孩子行为问题时,常常忽视孩子的正当需求及是否身体不适,不分清红皂白地处罚孩子。 ...
2006-04-05
对于孤独症儿童,语言前期训练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观察他是否多动,还是较为静(懒),对于多动的孩子必须以常规训练及动手能力为重点,在此过程中使其建立听指令的意识(配合意识)和自控能力。对于静态的孩子,我们应采取刺激法,先让其动起来,再活动中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在哪,利用其...
2006-04-04
语言出现问题的成因 器官缺陷—失聪、裂唇、智障、脑麻痹等。说话不清—不懂得控制口腔肌能,咬字发音不正确;口吃、声音沙哑、情绪紧张或发音速度不适中,都令说话不清。理解能力—智力的限制,专注力弱,欠缺与人沟通的机会,影响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缺乏对事物的理解;说话组织能力较弱;认识字汇过少;欠缺模仿的机会,都影响表达能...
2006-04-03
孩子今年刚上幼儿园,以前在家不觉得他有什么问题,但是进了幼儿园后和别的孩子一比,才发现他在许多方面都不行,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发现他是否有心理问题?怎样帮助他? 3至6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孩子的行为,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2006-03-24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训练效果的保障与维持。现将主要问题做以下概述: 一、以"医"代教,以为医药是解决问题唯一途径,从而造成家庭训练流于形式。 其表现为某些家长对通过教育能够使孤独症儿童良性发展这点存在疑...
2006-03-16
自闭症儿童常见的问题有: 1、 严重的语言及沟通障碍2、 无法与人建立关系3、 有怪异的动作合自己刺激行为,如撞头、拍打自己等4、 无法正常使用用具或玩玩具,如无法象一般人用正常的方法使用器具5、 缺乏一般活动的功能与技巧,一般孩子很自然就学会的技巧或能力,而他无法自然学会6、 情绪障碍 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是经...
2006-03-02
伍、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辅导实例 个案 案主为十岁男孩,名字为志伟(化名)为重度自闭症,言语功能障碍,听懂简单的话语,没到启智班就读的原因是因为父亲认为他的小孩不是自闭症,只是慢一点开窍而已,就读普通班的期间,重复出现在教室外面走廊的洗手台一直洗手,次数约为一节课二十六次(四十分钟),洗完手后,会做一个动作「吐口水...
2006-02-21
参、功能性评量的意义及目的 功能性评量是一种收集问题行为数据并分析其功能的过程,主要包括行为评量与介入二部分。它的目的是透过有效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增进行为介入的效果与效率。Oneil等(1997)指出,实施功能性评量的理由有二。首先,有关何时、何地及为什么发生行为问题的讯息对建立有效的介入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常能避免错...
2006-02-21
壹、前言 身心障碍学生常因为生理及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种种行为问题,例如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刻板行为及特殊情绪困扰等。这些行为问题在他人眼中看来或许并无意义,但其实却常常表达了学生想藉由行为问题与人沟通的目的。这些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本身的学习和生活适应,也会干扰到其它同学或父母师长,造成父母及老师相当大的困扰。因此,...
2006-02-21
孤立/退缩行为 问题描述 某些小孩会很小心地探询周遭的情境和没有经过初步的察觉便不情愿投入活动中。还有另一些小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于离群的状态而只好被迫看着其它的小孩。但仍然有其它小孩对周围的活动表示没有兴趣或参与感,而将自己完全和团体区隔开来。有退缩现象的小孩,当他们不知道要期望什么或是不知如何处理一个指定的状况...
2006-02-17
分离焦虑 问题描述 焦虑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绪,每个人都曾感觉过焦虑。在学前的几年,最常见造成焦虑的原因是因与双亲分离的焦虑。更独立并且得到自信,才能达到在分离的情况下感到自在的任务。孩子反应的程度、焦虑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孩子所感觉到的不自在程度会是每个孩子都不尽相同的。发展迟缓儿童在家时常常受到过度的保护,甚至有些孩...
2006-02-17
破坏行为 问题描述 在日常的考验中损坏玩具、书、和其它学校设备的问题,这对年轻孩子们来说是很普通的情形;事实上,多数学校管理人期望能"消耗材料",而非持续永远使用。然而当孩子的行为有持续的指向损害特性时,它就是一个问题。破坏性,像是打碎玩具、撕书、故意浪费纸张或其它的材料,或者毁坏同学的作业,这...
2006-02-17
恐惧的情绪 问题描述 学龄前儿童产生恐惧是正常且健康的,有些年纪较小的孩子会开始害怕如:陌生人、热闹的街道、锐利的物品或流浪的狗等,晚上单独在房间时,会害怕黑暗,怕妖魔鬼怪会出现,这些情形都是很常见且自然的。然而,即使最普遍的恐惧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一到夜晚便害怕黑暗和害怕妖怪出现的孩子,可能会影响睡眠,特别是...
2006-02-17
过动行为 问题描述 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理状态在学龄前快速且明显的发展,这个年龄的儿童喜欢不断重复各种活动,像走、跑、跳、丢东西、触摸物品和人、跌倒等。在成人的眼中,这些充沛的精力是不可抗拒和令人疲乏的,儿童跑跑跳跳的结果常常是一间乱七八糟的教室或房子。透过这些活动,儿童能练习许多技能并获得欢乐的感觉。然而,过动是父...
2006-02-17
拒绝行为 问题描述 学龄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必需为教学过程中的反对声音及反抗行为做准备,几乎所学龄前儿童皆会表现出反对及拒绝行为,这种不服从且明显倔强的行为发生在18个月大至2岁之间,在3岁半达到高峰,且通常在5岁半至6岁前减缓。在这段期间,儿童会了解反对的概念与"不"在语义上的含义,同时意识到自己...
2006-02-17
攻击行为 问题描述 虽然大发脾气、争吵、和一些的攻击行为,例如:打人、咬人,常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常发生。在这段时期,孩子会面临许多复杂的事,而他们没有能力可以解决,因为能力、知识的不足,易使孩子产生攻击性的行为;又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所以孩子会将行动当作表达的方式之一。学校的老师或家长认为孩子遇到挫败时易有某些具...
2006-02-17
绪论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两岁前是个麻烦的时候。也因此父母期待学龄前(3-6岁)是麻烦两岁的终点。这个时期的确发生许多令人高兴的改变。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快速,很多技能已经具备。在语言能力方面,字汇能力、表达能力、造句能力都增加,也比较能够推理。在游戏方面,孩子很有联想力和想象力。但是父母在面对孩子新技能的快速发展时,...
2006-02-17
综上所述,自闭儿比一般儿童有较高的感觉变异,这些感觉变异造成自闭儿各种行为问题: 1、自我刺激的行为: 自闭儿的许多怪异行为如上述出怪声、喊叫、磨牙、气喘、玩锅盖、不断振动嘴唇产生怪声,或发出鸟叫声(不停做鸟叫声),或反覆说延宕式的鹦鹉语言,若干自闭儿常不断搓柔纸张、塑料袋、泡棉包装袋,转动锅盖以发出声响,侧身听马...
2006-02-14
三、自闭儿的感觉变异所引起的异常行为: 自闭儿因为脑部不成熟或发展缺陷,比起一般人有较多的感觉变异。这种感觉变异常常造成自闭儿怪异行为。因此处理自闭儿的行为问 题时,不得不考虑感觉变异之因素。例如同一性行为与自我刺激的行为 与这种感觉变异有关。 (一)主要的感觉变异 最常见到的感觉变异是听觉异常与触觉异常,其它的...
200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