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谁应该使用这一手册 3现场测试程序和结果 6导言 6动机 7对多种线索的应答性 7表一、要记住的要点 8组织学习情境 8程序的特性:呈现问题、指导、和反应机会。 9要点1、儿童注意 12要点2、维持任务 17要点3、共同控制 18要点4、对复合线索的应答性 23对儿童行为的反应 26要点5、依随 26要点6、强化尝...
2004-08-24
要点三让孩子在选择在教学互动中所使用的任务和交谈的主题时发挥作用,也是一个能够极大地增强儿童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的策略。正如我们在读自己喜欢的书和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时更有积极性、更感兴趣一样,自闭症儿童在同她所喜欢的玩具和主题互动时,也会更有兴趣、更有积极性。我们称之为共同控制,共同控制让孩子对教学互动有很大的控制权。 ...
2004-08-24
要点六任何指向目标的对问题、指令和反应机会作出反应的尝试,都应该得到强化。这意味着我们一定要通过强化儿童的尝试来鼓励儿童进行尝试,而不是冒险只要求儿童作出正确的反应,从而挫伤儿童积极性。(在训练的开始阶段,正确的反应可能是很少的,而且间隔时间也很长)。近来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在反应并不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如果因作出任何合理...
2004-08-24
标 题: 自闭症之患者70%伴随着智能不足的情形,其发生成因 到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以下是自闭症患者的一些常...
2004-08-24
?应用行为分析法( 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 简称ABA ) 是将目标任务(即教学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顺序分解成一系列的较小的或者相互相对独立的步骤,然后采用适当的强化方法,按照任务分解确定的顺序逐步训练每一小步骤,直到儿童掌握所有步骤,最终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并且在...
2004-08-24
训练手册Robert L Koegel、Laura Schreffirnan、Amy Good、Laurie Cerniglia、 Clodagh Murphy、Lynn Kern Koegel 目录谁应该使用这一手册 3现场测试程序和结果 6导言 6动机 7对多种线索的应答性 7表一、要记住的要点 8组织学习情境 8...
2004-08-23
社交能力:主要是?理解/?能预期一般人的感受、想法、需要和说话的用意,不想取悦人,不想沟通,没有主动和自发性,?能有共有注意力 (joint attention),或是不理解社交禁忌、不能与人正常地交往。- 语言: - 不说话,鹦鹉式学舌,发展迟缓,其它异常情况:如对节奏掌握有问题、说话音调的或高或低、字汇的异常,容易...
2004-08-21
以下拟就语言能力和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沟通功能的相关进行探讨,并分别从沟通功能类别数与沟通功能类 分别从沟通功能类别数与沟通功能类 型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透过质性数据补充说明。 (一)沟通功能类别数结果之分析 表六 高低组自闭症儿童UVB沟通功能类别数之比较 &...
2004-08-21
以下将就仿说出现次数、隐喻式语言出现次数、不停问问题出现次数及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出现频率,探讨不同语言能力对非惯例性口语行为的表现。 表三 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出现次数总表 沟通方式 组 别&...
2004-08-21
对于本研究所调查的自闭症儿童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之沟通功能,其数据除了透过直接观察(含诱发)所收集的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并藉由会话情境及谈话内容上下文判读仿说、隐喻式语言及不停问问题的沟通功能;可分为规范行为、社会互动及共同注意力等三大类及要求物品、要求活动、抗议拒绝、维持互动、肯定、致敬欢迎、放声思考、要求允许、要求协助、...
2004-08-21
研究者自编,主要目的在于判读自闭症儿童非惯利性口语行为的沟通功能与记次的标准。其中沟通功能的类别及定义,除了依据搜集资料阶段时预试所得到的结果,更统整了文献上的重要沟通功能(Prizant & Rydell, 1984; Wetherby & Prutting, 1984; Wether...
2004-08-21
自闭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因官能失调所引起的脑部功能失调的其中一种现象,典型的自闭症呈现三种病症:(1)微弱的社交能力。(2)不容易用口语或非口语来进行沟通。3)不正常或严重缺乏社会活动。这些病症通常会在三岁之前发生直至终生。到目前为止,...
2004-08-21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又称ABA。1987年Lovaas报道对一组19例孤独症儿童采用ABA疗法干预2年时间,结果有9例儿童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儿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一报道引起了轰动。其后许多研究者重复了ABA,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早期报道ABA对高功能孤独症有较好疗效,目前认为该疗法对各类PDD儿童均有很好的疗效。...
2004-08-21
适当教育设施渐受重视的同时,以行为学说为基础之治疗方式亦开始发展,到了一九六O年代中期,制约理论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多种儿童问题的治疗上,而自闭症儿童经由行为治疗的隔离、消弱、惩罚、差别增强等方法而改善不当的行为,包括自伤、自我刺激、过动、攻击行为等。后来操作制约技巧开始运用在自闭症患者其它能力的增进,如生活自理、职能训...
2004-08-21
本研究根据「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沟通功能定义表」转录「沟通行为记录表」中的非惯例性口语行为至「沟通功能记次表」,且判读时均需符合每种功能的三项评断标准,兹将十三种沟通功能的定义和实例说明如下:1.要求物品(1)语词是用来要求想要的物品。(2)口...
2004-08-21
非惯例性口语行为的判读和记次过程共分为两部分,首先透过「入班观察表」将录像带整理成轶事记录稿;其次藉由「沟通行为记录表」登录「入班观察表」中的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最后再统整及量化每名受试的资料。以下针对仿说、隐喻式语言及不停问问题作进一步说明。1.仿说:本研究的仿说系指立即性仿说,故评断标准是在谈话者结束一段谈话后,立即...
2004-08-21
Donnellan等(1984)及Prizant与Rydell(1993)认为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是个人沟通系统的一部份,它所具备的沟通功能其实与惯例性口语一样丰富,更被视为衔接无口语到惯例性口语表达能力间过渡的阶段(引自Prizant et al., 1997)。本研究将针对仿说、隐喻式语言及不停问问题之沟通功能做进一步...
2004-08-21
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主要是一个 获得语言前的过渡性角色,其类型 包括:1.立即性仿说;2.延宕性仿说;3.固执性说话(perseverative speech);4.隐喻式语言(metaphorical lang- uage);5.不停问问题(r...
2004-08-21
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是自闭症儿童在浮现及早期语言阶段(emerging and early language level)的主要口语表达方式,意指由可区辨的语词所组成的口语,但却违背传统社会接受的语言沟通惯例(Prizant et al., 1997)。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主要是描述有社会沟通问题的人其沟通模式,其中又以自闭症...
2004-08-21
1.仿说:与谈话者结束一段谈话后,一分钟之内立即跟随的模仿说话,包括和之前的谈话内容一模一样,或只有部分相同的口语。2.隐喻式语言:或称为怪异式语言,是由个案自己主动说出,内容以单字或语词所组成,对个案本身有特定意义,但其它人却无法理解的口语。3.不停的问问题:个案主动、不断地向他人提出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时机并不恰...
200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