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23岁时,语言模仿能力最强,词汇量迅速增加,说话的积极性很高。错过了这段时间,将对孩子的口语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为促进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家长应抓住其发展的关键期,采取措施,多让孩子接受丰富的语言刺激,满足他们表达的愿望,不失时机地对孩子的口头语言进行培养与训练。 为此,可以采用以下方...
2007-05-24
1岁以内 宝宝来到这个世界,发出的第一种声音便是“哭”。长到2~3个月大时,宝宝能发出“咿咿啊啊”等声音。大部分宝宝到了8个月大左右,就开始喃喃自语,甚至还可发出一些单字。在此阶段,父母应怎样和宝宝进行交流呢?下面几点是有经验的“爸爸妈妈”们曾经使用过,而且效果非常不错的训练宝宝语言能力的方法。 1.通过...
2007-05-18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父母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父母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对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幼儿感兴趣的...
2007-05-10
三岁前是小孩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倘若比起邻居孩子,自家的宝宝“惜字如金”,又或者咬字不清,难免教父母担心。究竟宝宝发生了什么问题呢? 香港宣美语言及听觉训练中心主任、听觉学家庞刘湘文说,“有足够的语言环境,很多小孩会自己学懂说话;若没有足够语言环境,我不奇怪何以很多小孩不说话。” 保姆照料 欠语言环境 ...
2007-05-10
与渴望身体的频繁活动一样,两岁孩子对语言的要求也同样迫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岁是语言爆发性出现的时期,但这个爆发的现象到两岁半时便消失了。因此可以说,两岁到两岁零六个月这段时间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必须知道,只有这个时期才是人的一生之中对语言最敏感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我们不能用婴儿语对孩子说话,因为这将...
2007-05-10
如何开发幼儿的语言智能呢?根据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心理、教育学家们有以下建议: 一、保持幼儿对语言的好奇 语言智能高的人有一个突出特征:对语言的好奇心,他们喜欢语言,表现出极好的语感和对语言的鉴赏力。而事实上,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就对话音刺激十分敏感,当亲人对他说话时,会以微笑、手脚活动等作出积极的反...
2007-05-10
判断孩子智力发展的水平如何,言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许多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琴棋书画各种专长,却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卓见成效的技能培养——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言语表达的流畅、敏捷、精确,一方面是孩子现有思维能力的反应,同时又对孩子大脑...
2007-05-07
4~8个月大的宝宝,脑部细胞已发展至成人的一半,开始有自我意识与想法,除此之外,此阶段也是宝宝精细动作与肢体动作发展的关键期,准爸妈应适时地鼓励宝宝手舞足蹈与牙牙学语,以满足宝宝这个阶段的各项发展需求。【味觉篇】 宝宝4个月大以后,变得更加活泼好动,为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副食品的添加」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台北市...
2007-04-24
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童年时代,把孩子当做大人一样,不停地和他聊天、探讨甚至争论,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比那些跟随着“沉默是金”的父母一起成长的孩子,拥有更丰富的词汇量,和更清晰、多样的表达方式。 那么,父母在每天的生活中可以做哪些事情,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 1、说说说,...
2007-04-24
N国传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无论有没有音乐天分,学习某种乐器不仅使人听力更敏锐,而且能增强大脑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从而使语言表达更为流畅。 20名母语为英语的志愿者参加了这项研究,第一组在12岁前接受过至少6年的乐器训练,第二组的训练时间则不超过3年。他们在学习汉语普通话时,贴在头皮上的电极显示,第一组人在听到不...
2007-04-12
言语治疗师何少丽姑娘 在言语治疗的工作经验里,不难发现一般家长会很关注孩子甚么时候能「说话」、能「说」些甚么话以及「说」多长的话等,但却往往会忽略了孩子能「听」得明白甚么。在训练上,家长可能会采用「强迫他说话」的方法,要求孩子模仿说出词汇、颜色的名称,甚至句子,当中却并没有理会孩子是否明白说话的内容。其实,在语言发展...
2007-04-06
孩子的语言理解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包括感官反应期、词汇运用及句子运用期,家长可按孩子发展阶段,利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加强孩子的语言理解。 1.感官反应期:建立聆听的专注、找寻声源及理解环境声音的能力 听觉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提供不同的聆听经验,例如:音乐铃、乐器及不同节奏(快、慢)及声量(大声、细声)的...
2007-04-06
自闭症儿童中约有20%-56% 在15-30个月时会有语言退化现象, 失去原有的说话能力, 虽然目前无法说明其原因, 且是否有退化现象似乎和是否有口语能力间没有显著的关系, 但是有退化现象的自闭症比没有退化现象的自闭症较会有较严重的语言问题 (Brown & Prelock, 1995).
2007-03-14
塑造法是行为改变的一种方法,是ABA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孤独症儿童任何一个新行为的建立过程都是行为的塑造过程。在塑造过程中,首先将一个新的行为目标分解,通过强化近似成功的反应引导孩子朝着即定的方向和目标迈近,以达到建立新行为的作用。因此,运用塑造法的前提是掌握好目标的分解和强化。 目标的分解就是将一个大目标分解为数...
2007-03-09
早产儿语言理解能力滞后 智利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早产儿学会理解话语的时间往往晚于足月出生的婴儿,这是因为他们在出生时大脑还没有发育得足够成熟。 智利大学教育研究计划成员、神经学专家马塞拉·培尼亚博士研究发现,6个月左右出生的早产儿语言理解能力可能比足月出生的婴儿落后3个月至4个月。 但是,在区分...
2007-03-08
前语言期(0-1岁) 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能从妈妈对其哭声的回应中,慢慢建立自己的沟通模式。 出生至2个月:这时的婴儿会使用不同的哭声,来告诉我们他的需求,所以父母亲最重要的任务是观察记录他的声音,并做出正确的回应,在回应时以适当的语言和他沟通。...
2007-01-31
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张荣 张红蕾 王彦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人借助于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融合的目的。孤独症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多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缺陷、沟通障碍、刻板的行为方式及狭隘的兴趣,患儿的心理活动,诸如感知觉、思维、言语、意志行为活动都可能受到损害。...
2022-06-21
作者:康达能力训练中心教授 张桂娥 前言 通过认知语言系统化训练,孩子的接受性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简单主动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语言是应用于生活的工具,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随具体情景而应用的语言仍等于无语言,不能有效应用的知识只是堆积的无效信息!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具体生活中能主动恰当地和外...
2022-06-21
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童年时代,把孩子当做大人一样,不停地和他聊天、探讨甚至争论,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比那些跟随着“沉默是金”的父母一起成长的孩子,拥有更丰富的词汇量,和更清晰、多样的表达方式。那么,父母在每天的生活中可以做哪些事情,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文/朱田田 1、说说说...
2007-01-24
生活在数字、颜色、自闭世界里 200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癫痫症国家援助资助大会上,一名年轻人在5小时9分钟里背出了圆周率“∏”的小数点后22514位的数字,之后这名年轻人便名扬世界,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人物。他就是丹尼尔·塔米特,他曾对媒体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东西,就像是蒙娜莉萨或是莫扎特的交响乐。...
200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