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早期先兆:一些孩子3-4个月的时候就不容易笑或对外界逗引没有笑的反应。不认识父母。 6-7个月时,对玩具不感兴趣,别人要抱他时,不伸出手臂。举高时身体僵硬或松弛无力...
2006-03-28
如何进行早期识别呢?以下资料供家长参考: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特征。(两岁前) △ 出 生:没有特征。 △ 3- 10 天:没有明显特征。 △ 4-6 周:常哭闹,但并不是由于有需求,如:饿了。 △ 3-4个月:不笑或对外界逗引没有笑的反应,不认识父母。 △ 6-7个月:对玩具不感...
2006-03-27
孩子今年刚上幼儿园,以前在家不觉得他有什么问题,但是进了幼儿园后和别的孩子一比,才发现他在许多方面都不行,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发现他是否有心理问题?怎样帮助他? 3至6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孩子的行为,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2006-03-24
早期识别疾病的苗头,不贻误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是很重要的。作为父母,一方面应增加一些婴幼儿正常发育标准的知识,一方面在发现孩子有异常时,不要只顾及自己的面子,不愿面对孩子与正常儿童有差异的事实而耽误治疗和训练,造成终身遗憾。 &n...
2006-03-23
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减规律的。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前6年中,已经获得他一生中60%的智力,因而,这个时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最快和最佳时期。著名的早期教育专家蒙泰梭利在《吸收性的心智》一书中明确指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
2006-03-22
人的脑神经细胞大约在140亿个左右,大多数在三岁前就形成了。新生儿出生后大脑已经发育完备,具有反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开始早期教育。 新生儿具备了基本的运动能力以及视听触摸等感觉能力。新生儿可以把味觉、触觉、听觉和视觉传来的信息输送到大脑,并通过眼...
2006-03-22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智障儿童早期干预的现状及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通过海淀培智中心学校早期干预的教育实践介绍了早期干预的模式流程、训练形式、方法、内容以及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早期干预培智学校智障教育 Abstract:Thisarticlereviewedtheactualitiesandthetheoriesofea...
2006-03-08
(二)早期家庭训练 在对儿童进行初步诊断认为儿童确实可怀疑有孤独症的倾向后,父母们还应该带孩子去孤独症的专业诊断部门去进行确诊,如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就有一套自己编制的诊断量表,一旦儿童被确诊为孤独症就应该及早进行训练了,一般专业的训练费用比较昂贵,而孤独症的训练长期的,而且很多训练机构不收3岁以...
2006-03-08
二、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方法 (一)早期诊断——早发现才能早治疗 目前对于孤独症的诊断,目前国内常用的诊断标准是DSM-Ⅲ诊断标准(1995年),但它的描述太粗性,也太专业化,如果等到一般的父母觉察出儿童的异常常常是已经很迟了,儿童的表现已经很明显了,这对儿童的康复是不利的,必须及早发现才有利于儿童的治疗。C...
2006-03-08
摘要:在特殊教育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对于孤独症,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这种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从生理、心理等方面论述了这一观点,并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措施。 关键词:孤独症早期干预 孤独症是近年来在特殊教育对象中新提出的一类,虽然对于孤独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对孤独症的治疗与康复也没有...
2006-03-08
五、增进社会适应行为 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使孤独症儿童能在成年后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孤独症儿童训练康复的主要目标。有些孤独症儿童因缺乏正常的沟通方式,加之情绪不稳定的因素,给学前训练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的训练和采用适当的方法,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正确认识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采取宽容的态度,真...
2006-03-03
四、增进生活自理能力。 帮助学前孤独症儿童掌握一些自我服务技能,不仅能促进其动作发展,还是增强身体健康的必要活动,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升入学校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行为目标是: 1、增进饮食的基本能力。学前孤独症儿童往往受到来自家庭的更多的保护,加上动作能力差,故忽视了对孩子进行训练,使孩子饮食很...
2006-03-03
三、增进交往能力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往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因此对其进行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势在必行。学前孤独症儿童交往训练的目标包括对语言的接受、理解、交往、表达四个方面的内容。其具体的目标是: 1、增进语言的接受能力。听说能力是语言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这一基本能力才能使语言得以发展。应实现的目标是 ①对声音...
2006-03-03
二、增进认知能力 人的认知能力是以感知觉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孤独症儿童学前认知能力的培养目标应从感知觉入手。在发展感知觉的基础上,丰富生活经验、引导参加学习活动,不断丰富知识,增进认识事物的能力。 (一)发展感知能力 人的任何经验上的积累,都是通过运用感觉器官去接触、探索周围事物而获得的。孤独症儿童感...
2006-03-03
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也有身心发展的过程,同样,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和需要。特别是学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发展障碍的矫治更是致关重要,作用尤为显著。这一点得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及患儿家长的充分认可。我校曾先后接收了10名5至8岁的孤独症儿童在校康复基地进行康复训练。这些儿童经过为期3个月至一年的训练后症状都有了比较明显的缓解与...
2006-03-03
一直到现在这么大年纪,都比较喜欢漫画,也喜欢看动画片,有时间就和儿子一起在晚上八点看中央少儿频道的动画节目。记得是去年底的一段时间,播出了一部《奥林匹斯星传》,偶尔看一下,觉得挺有意思。以前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过希腊的神话,但是感觉过于复杂,名字也难记,故事过于分散,基本上就是一个概念而已。而且我也曾经给儿子读过一些希...
2006-02-27
认识个案管理 根据美国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协会(NASW)在1987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辞典中,将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定义如下: &am...
2006-01-17
●语言智能: 收集各式有关车的图卡、汽车书报杂志、图画书,以及各种车声的录音带等。孩子可藉此认识不同类型的车子与其功能,也可将书报中喜欢的车子剪下贴在纸上成为自己的汽车大展。在这个活动中孩子练习...
2006-01-12
在面对特殊孩童的教学时,我们常陷入一种迷思──"他的能力如何";而在评断能力时又常以孩童的"智商-IQ"高低来衡量。虽然美国智能不足协会已强调智能发展迟缓的定义应包括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再局限于智商,但不可讳言智商的...
2006-01-12
贰、社会作用与亲职教育 一、亲职教育的基本概念── 亲职教育被认为是培养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随者世界潮流的趋向,社会的变迁,父母所...
200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