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发策略的比较为验证研究假设三,下表将比较不同策略引发成功的人次。 表八 经不同策略引发成功之人次组 引发 口语 口语 ...
2005-03-11
二、全部受试在引发游戏的表现(一)引发结果的比较在本研究三组各二十八名受试中,自闭症儿童组有七名、一般儿童组有六名、智障儿童组有八名在自由游戏时,即已出现表征性游戏。表四至表六比较排除了自由游戏时已能表征性游戏者,剩余之受试在引发游戏时能被成功引发而表现出物品替代行为者和不能者之人数、百分比,以验证研究假设二并观察组间...
2005-03-09
表三 三组儿童在自由游戏时的表现(2) 游戏 组 类别 别 自闭症儿童组 一般儿童组 智障儿童组 不碰触玩具 常为离座 ...
2005-03-07
(四)评分者间信度本研究的信度考验采观察者间的 一致性考验。由评分者及信度考验者分别以录像带观察记录。信度考验者随机从实验录像带中抽取每组十名个案之录像带,评定其在自由游戏时之游戏行为的归类(分为不碰触玩具、练习性游戏、排序性游戏、功能性游戏、建构性游戏及表征性游戏六大类),及在引发游戏中每名个案四个游戏各三次的引发...
2005-03-04
三、研究程序本研究分准备阶段、正式实验、资料整理及统计分析三阶段进行。(一)准备阶段(89.8~89.10)正式实验前,需准备场地、材料,训练施测及实验、评分人员,并选取合适的样本并与之建立良好关系、搜集基本数据。(二)正式实验(89.11~90.4)1.先进行5分钟之自由游戏,从受试碰触第一个玩具起计时5分钟。事后以...
2005-03-03
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之研究对象为生理年龄28至96个月,以修订毕保德图画词汇测验(乙式)测得语言年龄在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一般儿童及智障儿童各28名为受试。28名自闭症儿童中,有22名男生,6名女生,男与女的比例约为3.5:1,生理年龄之分布由最小的43个月至最大的96个月,平均65.3月(SD=15.2...
2005-03-02
参考书目一、中文部份宋维村(民85)。自闭症与配对组智能不足儿童之相互注意协调能力、情绪分享能力、语言发展之追踪比较研究。 国科会奖助报告,NSC-81-0301- H-002-502。姜忠信(民89)。自闭症儿童意图能力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博士论文(未出版)。姜忠信与宋维村(出版中)。自闭症患者的精神病理...
2005-03-01
三、自闭症儿童表征性游戏的发展以Piaget(1962)的理论而言,一般儿童约自18个月大时开始表征性游戏;Wing等人(1977)的研究也发现,不管是自闭症组或是智障组,语言理解年龄在20个月以下者,均无法表现出表征性游戏,影响所及,后人有关自闭症儿童表征性游戏的研究,也尽量加上心理年龄或语言年龄配对的对照组,或设法...
2005-03-01
二、新近不同的研究发现最近也有一些新的资料并不完全支持自闭症患者相互注意协调能力缺陷的假说。首先,Mundy,Sigman和Kasari(1994)选取两组平均生理、心理年龄不同的自闭症儿童为对象,一组平均生理年龄为47.6个月,心理年龄为30.8个月,另一组平均生理年龄为38.4个月,心理年龄为16.8个月,前者个别...
2005-02-25
二、表征性游戏中的物品替代游戏Piaget(1962)对于表征性游戏架构最完整的模式。Piaget(1962)发现婴幼儿在感官动作期的第六期(18-24 个月),已由感官动作层次的智力,变 成运用表征智力(representational intelligence)。在前一阶段(感官动作期的第五期,...
2005-02-25
二、研究问题(一)语言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在自由游戏时的表现如何?和对照组相较有何差异?(二)语言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在引发游戏时的表现如何?和对照组相较有何差异?(三)何种引发策略较能引发自闭症儿童产生表征性游戏?三、研究假设(一)语言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自发性的表征性游戏质与量均...
2005-02-24
二、相互注意协调能力的表现相互注意协调能力在婴幼儿发展的历程可以从表现(production)与理解(comprehension)两个角度来探讨。从相互注意协调能力表现的角度,Trevarthen与Hubley(1978)首先以一名叫Tracey的小婴儿,描述其一岁前早期相互主体性发展的过程,在32次亲子互动的观察中,...
2005-02-24
...
2005-02-23
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了解语言理解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在自由游戏及引发游戏时的游戏行为,并探讨原先在自由游戏时不能表征性游戏者,是否能在引发游戏时表现出物品替代行为(表征性游戏的一种)?并比较何种引发策略效果较佳。并以同语言理解年龄的一般儿童及智障儿童为对照组,观察其间之差异。本研究以修订毕保德图画词汇测验为...
2005-02-23
对于家有障碍儿的家长,要如何带孩子?要如何教孩子?心中总是有好多好多的问号。身为老师的我非常愿意提供平时教导孩子的方法及心得,给家长们做为参考: &n...
2005-02-21
对孩子们来说,小学生活是个很重要的成长阶段,因为它不仅能帮助孩子增加生活上的知识,更能让孩子学习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法。同时也代表着他们能够离开母亲的呵护,独自去迎接「新的社会」。因此,每个孩子必须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之外,更须要有合群的能力,才能在这小小的社会圈里渡过快乐的童年。然而 自闭症的孩子由于天生在学习能力上...
2005-02-15
就以凡凡为例吧,刚开始他是一个比较害羞的孩子,整天不愿说话,不与人交流,更不爱关心身边其它的人和事,回到屋里也是一声不吭地坐在床上或玩他自己的玩具,别人叫他,也不看别人一眼,现在的凡凡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不管见到什么,就说什么或要什么,嘴巴不停地在说,只要有小朋友,就和他们不停地在闹(玩耍)。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早...
2005-01-28
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一般在1—3岁,在这段期间,孩子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他们直接感知到或进行某些活动中,产生的一些简单的思维活动。他们不会去想要做什么或怎么做的,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去培养孩子,去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思维能力几个阶段特点:1岁孩子,他有思维活动的萌芽,但是一些简单、低级的、有时会出现可笑的事,...
2005-01-28
小月是个三年级的学生,她的语文阅读能力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对词语不理解。阅读课文时磕磕绊绊,不了解的词语多、生字多、该停顿的地方找不到规律,课文读几遍都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概括不了中心意思。 对于造句和简单的小作文,完成起来更加困难。由于语文阅读理解差,...
2005-01-28
游戏中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 “过关斩将”,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 第一关:走“平衡木” 两块大约长2米宽15厘米的长条木板对接在一起,中间和两头最初先垫两本书,让孩子在木板上走。 作用:训练孩子的前庭平衡感觉和本体感。“平衡木”的高度和长度可根据孩子表现情况逐渐增加, 从而有效改善孩子视觉判断不良、胆小...
20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