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 未配对之各组智力受试者人数一览表 组 别 普通 青少年 自闭症 学障 ADHD 总数 年龄组 国小 ...
2005-03-03
三、研究工具(一)视听工具本研究每次的实验观察,皆由摄影机(V8)全程拍摄以搜集资料。(二)评量工具1.随机教学观察记录表本观察记录表由研究者参考Hart & Risely(1982)之随机教学法九大步骤编制而成,与随机教学训练的内容相呼应。在每次实验教学结束后,由自闭症儿童之母亲自我评量并填写,为随机...
2005-03-02
第二节 「抑制」与「工作记忆」的实征研究为方便分析与讨论,特将国内外与自闭症者「执行功能」有关的实征研究整理成表2-2,此表特别着重于受试者之智商与年龄的分析。因为如果自闭症者与控制组的年龄或者智商不同,则自闭症者在「执行功能」测验上表现不佳,有可能是由于智商或者年龄较低造成的,不一定是自闭症特性所造成的。当然从发展迟...
2005-03-02
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之研究对象为生理年龄28至96个月,以修订毕保德图画词汇测验(乙式)测得语言年龄在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一般儿童及智障儿童各28名为受试。28名自闭症儿童中,有22名男生,6名女生,男与女的比例约为3.5:1,生理年龄之分布由最小的43个月至最大的96个月,平均65.3月(SD=15.2...
2005-03-02
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自闭症儿童非惯例性口语行为的沟通功能。首先研究者设计一份问卷,邀请具有自闭症临床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预试,了解他们对自闭症儿童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沟通功能的看法,同时整理相关文献,汇整出沟通功能的类型和编制研究工具,并依此...
2005-03-02
二、施测过程预试在台湾87年10、21~10、31间进行,预试之初先以大人为受试对象,了解一般人在宝提斯迷津(Porteus Maze)、河内之塔(Tower of Hanoi)及魏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III)三项测验上的反应;之后选取国小4-6年级的普通青少年七人进行预试。预试结果发现国小四年级以上之儿童均能顺...
2005-03-01
(三)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之功能 Donnellan等(1984)及Prizant与Rydell(1993)认为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是个人沟通系统的一部份,它所具备的沟通功能其实与惯例性口语一样丰富,更被视为衔接无口语到惯例性口语表达能力间过渡的阶段(引自Prizant et al., 1997)。本研究将针对仿说、隐喻式语...
2005-03-01
三、自闭症儿童表征性游戏的发展以Piaget(1962)的理论而言,一般儿童约自18个月大时开始表征性游戏;Wing等人(1977)的研究也发现,不管是自闭症组或是智障组,语言理解年龄在20个月以下者,均无法表现出表征性游戏,影响所及,后人有关自闭症儿童表征性游戏的研究,也尽量加上心理年龄或语言年龄配对的对照组,或设法...
2005-03-0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一名国小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家长部分采用单一受试实验设计模式之跨行为多基线设计与访谈,自闭症儿童部分采用质性研究之自然观察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之研究对象,由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开设「严重情绪障碍服务网—父母效能...
2005-03-01
第二节 「抑制」与「工作记忆」的实征研究 为方便分析与讨论,特将国内外与自闭症者「执行功能」有关的实征研究整理成表2-2,此表特别着重于受试者之智商与年龄的分析。因为如果自闭症者与控制组的年龄或者智商不同,则自闭症者在「执行功能」测验上表现不佳,有可能是由于智商或者年龄较低造成的,不一定是自闭症特性所造成的。当然从发...
2005-02-28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本研究是要了解自闭症青少年、学障青少年及普通青少年在河内之塔(Hanoi Tower)、宝提斯迷津(Porteus Maze)及魏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III)三项测验上的反应。自八十七年八月一日接受国科会委托后,即刻着手规划进行预试(pilot study),制作所需之实验器材及各项准备工作,然...
2005-02-25
二、自闭症儿童的非惯例性口语行为 (一)非惯例性口语行为的定义 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是自闭症儿童在浮现及早期语言阶段(emerging and early language level)的主要口语表达方式,意指由可区辨的语词所组成的口语,但却违背传统社会...
2005-02-25
二、表征性游戏中的物品替代游戏Piaget(1962)对于表征性游戏架构最完整的模式。Piaget(1962)发现婴幼儿在感官动作期的第六期(18-24 个月),已由感官动作层次的智力,变 成运用表征智力(representational intelligence)。在前一阶段(感官动作期的第五期,...
2005-02-25
表一 随机教学法之范例(Hart & Risley, 1982) 步骤 范 例 1.情境 家庭的...
2005-02-25
虽然「执行功能」的次成份种类众多,但目前对于自闭症「执行功能」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认知计划」与「认知弹性」两部分,也有一小部分研究自闭症者的「工作记忆」与「抑制能力」,其它「执行功能」次成份的研究,则甚少着墨。故以下之实征研究分析,只针对「认知计划」、「认知弹性」、「工作记忆」与「抑制能力」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介绍常用的测...
2005-02-25
第二章 文献探讨Scheerer, Rothmann和Goldstein (1945)曾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描述一位自闭症青少年种种认知特质及行为特征。他们发现这个自闭症青少年因抽象思考能力的障碍,导致他在认知、社交及学业上的困难。然后在一九七0年至八0年代之间,Frith(1970a, 1970b, 1972)对于自闭症...
2005-02-24
文献探讨一、随机教学法之定义与内涵Hart和Risley(1975, 1982)将随机教学法定义为: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互动时(例如:游戏、成人与儿童的对话等),成人有系统的将沟通所必备的技巧传承给儿童。随机教学法的互动是由儿童主导话题,亦即此种教学法是由儿童的主动行为开始;当儿童主动地参与相关主题的互动时,教学者必须提...
2005-02-24
二、研究问题(一)语言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在自由游戏时的表现如何?和对照组相较有何差异?(二)语言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在引发游戏时的表现如何?和对照组相较有何差异?(三)何种引发策略较能引发自闭症儿童产生表征性游戏?三、研究假设(一)语言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自发性的表征性游戏质与量均...
2005-02-24
二、研究目的根据上述的研究动机,本研究的目的如下:(一)探讨自闭症儿童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之沟通功能。(二)探讨自闭症儿童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和语言能力之关系。(三)探讨自闭症儿童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沟通功能和语言能力之关系。三、名词释义(一)自闭症儿童 系经公、私立医院鉴定为自闭症,目前于国小就读,有主动口语表达能力,并有仿说、...
2005-02-24
三、研究的重要性目前对于自闭症的行为特征的描述已经有相当不错的研究成果,但对于自闭症者何以会有这些行为,却仍然提不出令人满意的生理成因解释。目前可能的研究方向之一即是从其心理认知能力的研究当作起始点;而「执行功能」无疑地是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本研究特别挑选了「执行功能」中「计划」认知成份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中「工作记忆」...
200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