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幼儿期诊断孤独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大家公认的诊断准则,用既有的ICD-10 或DSM-IV 的诊断准则又有不恰当的地方。在婴幼儿时期的发展变化很大,就拿ICD-10 和DSM-IV 的诊断准则来说,其中「1.b 不能发展出和心理年龄相当的人际互动关系,尤其...
2006-03-27
【摘要】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hlist)对国内60名孤独症儿童,157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108名正常儿童的试测,发现当量表总分≥31分作为孤独症筛查界限分时其信度、效度均匀1,检验符合要求;当总分≥62分时,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好的阳性率。量表项目出现频率提示,原量表项目在我国可...
2006-03-09
伍、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辅导实例 个案 案主为十岁男孩,名字为志伟(化名)为重度自闭症,言语功能障碍,听懂简单的话语,没到启智班就读的原因是因为父亲认为他的小孩不是自闭症,只是慢一点开窍而已,就读普通班的期间,重复出现在教室外面走廊的洗手台一直洗手,次数约为一节课二十六次(四十分钟),洗完手后,会做一个动作「吐口水...
2006-02-21
参、功能性评量的意义及目的 功能性评量是一种收集问题行为数据并分析其功能的过程,主要包括行为评量与介入二部分。它的目的是透过有效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增进行为介入的效果与效率。Oneil等(1997)指出,实施功能性评量的理由有二。首先,有关何时、何地及为什么发生行为问题的讯息对建立有效的介入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常能避免错...
2006-02-21
壹、前言 身心障碍学生常因为生理及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种种行为问题,例如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刻板行为及特殊情绪困扰等。这些行为问题在他人眼中看来或许并无意义,但其实却常常表达了学生想藉由行为问题与人沟通的目的。这些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本身的学习和生活适应,也会干扰到其它同学或父母师长,造成父母及老师相当大的困扰。因此,...
2006-02-21
孤立/退缩行为 问题描述 某些小孩会很小心地探询周遭的情境和没有经过初步的察觉便不情愿投入活动中。还有另一些小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于离群的状态而只好被迫看着其它的小孩。但仍然有其它小孩对周围的活动表示没有兴趣或参与感,而将自己完全和团体区隔开来。有退缩现象的小孩,当他们不知道要期望什么或是不知如何处理一个指定的状况...
2006-02-17
分离焦虑 问题描述 焦虑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绪,每个人都曾感觉过焦虑。在学前的几年,最常见造成焦虑的原因是因与双亲分离的焦虑。更独立并且得到自信,才能达到在分离的情况下感到自在的任务。孩子反应的程度、焦虑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孩子所感觉到的不自在程度会是每个孩子都不尽相同的。发展迟缓儿童在家时常常受到过度的保护,甚至有些孩...
2006-02-17
破坏行为 问题描述 在日常的考验中损坏玩具、书、和其它学校设备的问题,这对年轻孩子们来说是很普通的情形;事实上,多数学校管理人期望能"消耗材料",而非持续永远使用。然而当孩子的行为有持续的指向损害特性时,它就是一个问题。破坏性,像是打碎玩具、撕书、故意浪费纸张或其它的材料,或者毁坏同学的作业,这...
2006-02-17
恐惧的情绪 问题描述 学龄前儿童产生恐惧是正常且健康的,有些年纪较小的孩子会开始害怕如:陌生人、热闹的街道、锐利的物品或流浪的狗等,晚上单独在房间时,会害怕黑暗,怕妖魔鬼怪会出现,这些情形都是很常见且自然的。然而,即使最普遍的恐惧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一到夜晚便害怕黑暗和害怕妖怪出现的孩子,可能会影响睡眠,特别是...
2006-02-17
过动行为 问题描述 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理状态在学龄前快速且明显的发展,这个年龄的儿童喜欢不断重复各种活动,像走、跑、跳、丢东西、触摸物品和人、跌倒等。在成人的眼中,这些充沛的精力是不可抗拒和令人疲乏的,儿童跑跑跳跳的结果常常是一间乱七八糟的教室或房子。透过这些活动,儿童能练习许多技能并获得欢乐的感觉。然而,过动是父...
2006-02-17
拒绝行为 问题描述 学龄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必需为教学过程中的反对声音及反抗行为做准备,几乎所学龄前儿童皆会表现出反对及拒绝行为,这种不服从且明显倔强的行为发生在18个月大至2岁之间,在3岁半达到高峰,且通常在5岁半至6岁前减缓。在这段期间,儿童会了解反对的概念与"不"在语义上的含义,同时意识到自己...
2006-02-17
攻击行为 问题描述 虽然大发脾气、争吵、和一些的攻击行为,例如:打人、咬人,常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常发生。在这段时期,孩子会面临许多复杂的事,而他们没有能力可以解决,因为能力、知识的不足,易使孩子产生攻击性的行为;又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所以孩子会将行动当作表达的方式之一。学校的老师或家长认为孩子遇到挫败时易有某些具...
2006-02-17
绪论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两岁前是个麻烦的时候。也因此父母期待学龄前(3-6岁)是麻烦两岁的终点。这个时期的确发生许多令人高兴的改变。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快速,很多技能已经具备。在语言能力方面,字汇能力、表达能力、造句能力都增加,也比较能够推理。在游戏方面,孩子很有联想力和想象力。但是父母在面对孩子新技能的快速发展时,...
2006-02-17
综上所述,自闭儿比一般儿童有较高的感觉变异,这些感觉变异造成自闭儿各种行为问题: 1、自我刺激的行为: 自闭儿的许多怪异行为如上述出怪声、喊叫、磨牙、气喘、玩锅盖、不断振动嘴唇产生怪声,或发出鸟叫声(不停做鸟叫声),或反覆说延宕式的鹦鹉语言,若干自闭儿常不断搓柔纸张、塑料袋、泡棉包装袋,转动锅盖以发出声响,侧身听马...
2006-02-14
三、自闭儿的感觉变异所引起的异常行为: 自闭儿因为脑部不成熟或发展缺陷,比起一般人有较多的感觉变异。这种感觉变异常常造成自闭儿怪异行为。因此处理自闭儿的行为问 题时,不得不考虑感觉变异之因素。例如同一性行为与自我刺激的行为 与这种感觉变异有关。 (一)主要的感觉变异 最常见到的感觉变异是听觉异常与触觉异常,其它的...
2006-02-14
二、自闭儿的语言变异所导致的异常行为: (一)问题行为 自闭儿与一般儿童一样具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吃喝),也有一般儿童的基本情绪(喜怒爱恶)。这些需求的满足与情绪的表达需要透过语言与人沟通。大多数的自闭儿有表达性沟通的困难,有些自闭儿全无语言称之为瘖哑症,有些自闭儿会说话,却会有语言变异的情形,如隐喻式 语言、磁石语...
2006-02-14
2、同一性行为可以用预防策略、「伟伯法则」,强制改变等方法来消除。 (1)预防策略︰ 其实同一性行为来自于长久养成的习惯。自闭儿又习惯于这种固定不变的生活方式,内心才较坦然舒适。因此在行为成为习惯前,多加变化,便不易养成同一性行为。例如在教导自闭儿刷牙时,别忘了多准备几只不同颜色及形状的牙刷,每天使用不同牙刷刷牙,...
2006-02-14
2、同一性行为 (1)可能起因于认知能力低所肇致一种技巧缺陷。观察自闭儿玩玩具的时候,常常适用同一形式玩各种玩具。例如自闭儿常常会将各式各样的玩具排成一排,甚至将人当作玩具,要求一群人坐成一排。又如另一个自闭儿不管任何玩具到他手上,都是「丢掉」这种玩法。表现这种游戏方法的自闭儿,代表其游戏能力发展阶段只到达操弄阶段。...
2006-02-14
一、自闭儿的认知变异所造成的异常行为: (一)问题行为 1、 不适当的行为: (a)约70﹪到80﹪的自闭儿是智障(认知变异),所以自闭儿会如同一般智障儿表现不适当的行为,例如公然自慰、玩弄生殖器、拥 抱异性(不分年轻或年老的)、乱摸女生的头发,这一类行为大 都源自于缺乏正确行为技巧所肇致。 其处理对策是教导正...
2006-02-14
自闭症儿童基本上也是儿童,所以自闭儿会与一般儿童表现的相同的行为问题。但是自闭儿的独特缺陷(认知变异及感觉变异)会造成自 闭儿独特的行为问题。这些行为问题常常是老师及父母最感困扰的事, 造成父母老师极大的压力。 有关自闭儿的问题行为各个专家看法不同,难有一致性的意见。笔者将自闭儿的行为问题依其性质分为:攻击行为(含自...
200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