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俊铭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性疾患的一类,根据流行病学统计,约有一%的儿童与青少年深受其害。在临床表现上,患者时为持续、重复与不合理的意念所困扰,为降低内心的痛苦,被迫出现诸多补偿性行为,如小朋友害怕细菌感染,结果过度洗手,不仅过程耗时,且严重影响课业学习、社交关系与家庭生活。 传统治疗仍强调服药的重要,透...
2005-08-10
专家分析,运动减少、“成长圈”太小是主要原因 新华报业网讯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家长学校日前举办了一场健康讲座,讲的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早期发现与防治”,没想到一下子来了近300人听课,有的竟然是一家5口齐上阵。听课家长们普遍感到困惑: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的“毛病”却越来越多了?记...
2005-07-25
至于自闭儿行为矫治的策略和方法,以下提供几种:一、 增强物的应用:凡孩子喜欢的事物或行为,都可作增强物。增强物最好不只一种,且是孩子真正喜欢的。孩子的行为结果是愉快的,行为就会增加。故家长应时常考虑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勿在不经意中增强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二、 介入法:此策略之理论根据已在行为改变技术中提到,高频率出现...
2005-07-20
自闭症儿童通常有自我刺激、人际关系等行为问题,而给家长带来困扰。以下介绍其行为矫治原则: 一、 整体重点切入原则: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行为问题应有长期全面性的了解,把握重点并选择影响最大或危险性高的问题优先处理。如在教室内,可能就以让孩子能安静坐下来为优先处理的事项。二、 优先处理及预告原则:自闭儿通常有固着行为,预先...
2005-07-20
孤独症儿童由于自身发展的障碍,对一些问题或现象的理解及接受显然落后于同龄孩子。当外界现象的发生或出现不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则表现为哭闹、大发脾气甚至损物伤人。比如初到一个新环境,孩子不能接受,就会爆发情绪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淡化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找到一个切入点并以此深入下去,孩子诸多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得以改善。下...
2005-07-07
突破障碍 个别特殊问题行为的处理及实例 1、刻板式活动 包括无意识和重复地把物件或身体部分作某种活动或转动,以及一些异常的重复性习惯。 (1)把环境和人物作出适当调整,离开或取消引发特殊问题行为的刺激物,预防和制止该行为再发生。 (2)最好在问题行为出现之前,抢先做适当的处理,否则在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停止的...
2005-07-07
广东估计有三四万自闭症儿童,专家建议及早治疗,家人宽容疏导 南方网讯 广州某高校一位教授的孩子,在家里疯狂收集了3000多辆玩具车;一个十多岁的中学生则热衷于收集美国白宫的资料,逢人必孜孜不倦地反复谈……这些大人们看起来“蛮好玩”的行径,有可能就是儿童自闭症的表现。记者今天上午从中山大学附...
2005-06-10
正常儿童中,相当部分人有程度不同的心理行为障碍,小至多动,大至遗尿、口吃。据Lapouse和Monk于1958年调查,500名被调查的母亲中,有50%说他们的孩子多动。另有人报导,至少有1%儿童口吃,20%的3岁儿童和5%的9岁儿童有遗尿。在弱智(或智力落后、智力低下、精神发育...
2005-05-02
离散单元教法 离散单元教法采用的是干预人员(一般是由专家指导下的大学生或者儿童的家长)与自闭症儿童的一对一的训练,因为每一周干预时间可长达30到40小时,故又有强化疗法之称。在干预方法上,离散单元法的特点是先由干预人员给出一简短明确的指令让自闭儿童根据指令让儿童做出一个单一性的动作。如果儿童能够根...
2005-04-28
一般来讲,多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都能融洽相处,一起玩耍。但也有些孩子明显孤僻、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宁愿一个人呆着。这种现象称为“儿童退缩行为”,多发生在5——7岁的儿童身上。 正常的儿童,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或遇到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是正常...
2005-04-12
??[环境因素]??(一)家庭环境??1.社会经济状况 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小儿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另外,在这种家庭中,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儿童就象成人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低,育儿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儿童...
2005-04-10
??(一)新生儿 婴儿出生后除一般神经学或反射性行为(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外,尚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新生儿行为的质量,高度取决于婴儿当时所处的唤醒程度。一个完全正常的婴儿在出生后l-2小时一般可在安静的觉醒状态下度过较长的时间。从出生时起,小儿即有对客体发生视觉固定的能力,并能对客体的运动进行追视。对...
2005-04-10
本报讯(记者王赫岩)本报近日连续报道的“怪娃”刘子涛牵动了不少读者的心。昨天安定医院为刘子涛做的全部检查结果都已经出来了,染色体和各项激素水平检查结果显示,从细胞水平看刘子涛的染色体无异常,各项激素水平中甲状腺激素虽然有一些问题,但还不足以造成子涛身上体现出的所有问题。 在子涛被诊断为...
2005-03-25
以下是一位言语治疗师对有语言障碍小朋友的家长的建议,但其实以下原则不只适用于有语言障碍的小朋友,即使普通小朋友初学说话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亦可使用以下原则,促进小朋友的语言发展。 (1) 从游戏中学习透过轻松、有趣的活动,孩子才有兴趣学习。因此,你要多跟随孩子的意愿和兴趣 ,让孩...
2005-03-17
村长的话:所有小朋友都有顽皮的时候,例如故意不遵行指示、 大吵大闹、骚扰别人......等,老师和家长如何处理这些行为问题呢?教育心理学家招丽仪女士为大家提供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贴士,让各位参考。 本校训育组于1998/99年做了一个有关学生行为问题的调查,结果发现一般家长所关注的五种学生行为问...
2005-03-17
五、其它观察资料整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的行为可由观察评量结果看出正向的改变,但有的行为虽然没有被列入评量项目中,却可察觉到其明显的惯性或改变。本节拟呈现自闭症儿童在沟通互动与学习行为两部分的情形,兹将观察结果整理陈述于下。(一)沟通互动方面1.会察言观色:虽然有时J生的情绪极不稳定,但在闹脾气之余,他也会感受到J母情...
2005-03-16
(一)仿说出现次数和语言能力结果之分析 由表三得知,本研究仿说共出现133次,其中高组出现总次数为48次。低组出现次数为85次。高组出现仿说的情形,占其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次数的29.1%;而低组则占其61.3%。仿说是低组儿童最主要出现的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此外进...
2005-03-16
为什么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不敢直视他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或老师?美国科学家近日公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这是因为他们大脑中一个特殊区域,会把别人的脸部判断成带有威胁性的信号,从而引起过度反应。 &...
2005-03-13
二、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及语言能力结果之分析以下将就仿说出现次数、隐喻式语言出现次数、不停问问题出现次数及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出现频率,探讨不同语言能力对非惯例性口语行为的表现。 表三 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出现次数总表 沟通方...
2005-03-11
(二)事后访谈事后访谈于整体实验观察结束后进行,兹将访谈重点汇整如下:1.关于随机教学法(1)很赞同随机教学法:J母表示,随机教学法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孩子在学习上能很快进入状况,而且能扩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开学后孩子有学校的课业,希望能将随机教学法运用在功课上,得到更好的效果。(2)「情境的建立」与「扩展对话」...
200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