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评估多是给出一个分数,家长或者老师从评估者凝重的神色和三言两语的解释中感觉出情况不妙。这个分数通常除了告诉你,孩子的精细运动能力不好,大运动能力也和同龄孩子有差距之外,并不能告诉你更详细的内容,一头雾水的家长和老师还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来帮助孩子提高。 下面这个资料,是《以游戏为基础的跨专业评估》...
2009-03-03
1. 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
2009-02-19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门必修课。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 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游戏时:幼儿认识、记忆、思维、有意注意等状态都比其他时候好,因为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境下,更容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创造...
2009-02-18
我们知道自闭症是一个谜,也是介入上的挑战。自闭症儿童有些喜怒无常、歇斯抵里,刻板动作极其明显,有些鹦鹉学舌,自言自语,重复问话,注意力不集中,有些不听指令,挑拣食物,运动协调性很差,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像正常儿童一样,正常的去玩,去参与游戏,不会与他人交往,只会独自玩耍,对人的心智状态不理解。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2009-02-11
我到儿童发育行为科工作一年多,根据科室安排,主要负责一些能力相对较高的自闭症孩子的训练。这些孩子都有语言,但同样不会用来与人交往,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障碍是社会交往障碍!引导他们如何用语言与人沟通和交往是我训练的重点,我常常会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通过游戏使自闭症儿童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团结合作,以及遵守行为规范;进而使孩子...
2009-02-11
游戏与文化介入法简称PCI,是台湾杨宗仁教授根据《人际发展关系篇》并他们多年来的本土化游戏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系统的介入课程。主要针对的是自闭症和人际关系障碍的儿童。 为什么我们要介入游戏教学? 游戏是一种广泛的介入策略,它同时可以提升自闭症儿童不同的能力。如双向的社会互动沟通、想象力、五官知觉、心智理论、弹性和情绪调...
2009-02-11
走过几年才明白---我们视为康复宝典的训练原则,原来是在伤害孩子。幸运的是,我用我的反思走出了误区,才给了孩子走出自闭的机会。 以下就是国内外最经典的训练理念,这是我从ABA宝典摘录出来的:简单清析的指令动作和环境配合及时有效的强化不断重复的教导 这就是被一些有反思精神的学者指为“训兽疗法”的我们国内外最流行用得最...
2009-02-09
为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快康复,2月12日至15日,台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杨宗仁教授将携手上海爱好儿童康复中心,在上海同济大学四平路主校区中法中心开设PCI项目课程培训(咨询网站:www.aihaochild.com)。 PCI(Play and Culture Intervention)即游戏与文化介入法,特别强调从文...
2009-02-05
人际智能是一项很重要的智能,它有助于提高与人进行有效交往的能力。人际智能需要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在与他们的沟通和合作中学习。角色游戏是培养孩子人际智能的重要方法。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
2009-01-15
一、引言 对孤独症进行详细的临床研究并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的学者是美国的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他通过对11 名儿童的临床观察,在1943 年发表了题为《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的论文,他的研究对后来研究者的影响很大,即使是在今天其论文仍在被广泛地引用。1982 年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首次正式在国内专业文献上...
2009-01-05
目的:提高注意力、动手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孤独症孩子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动手能力差和思维想象能力不好等方面的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孩子在视、动协调,视觉观察,视觉定位,视觉理解,思维理解等方面的发展,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注意力很差的孩子,模仿能力差,不能听老师的指令;上课无法安心,...
2008-12-23
高雄市双螺旋感统复健研究中心物理治疗师 陈秋坪 自闭儿就像太阳一样,以自我为中心,虽有众人围着他打转,却不得其门而入,因此大家想破头,用尽各种方法,无非就是要跨过那道藩篱,把孩子从禁锢的心灵中解放出来,进而与人建立各种社交关系。 戏剧治疗就是一种介入方式,透过不同社交场景的设计,让孩子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学习,便为...
2008-12-12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也日益引起相关领域的关注。孤独症有三大特征: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和言语障碍,行为刻板兴趣狭窄。而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针对这一核心障碍,游戏课的设置有其不言而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游戏能给儿童带来快乐。游戏中常常会有许多不确定的...
2008-12-09
新浪健康讯:英国媒体报道称,上周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患自闭症的婴儿玩玩具的方式与正常婴儿不同,他们更愿意将玩具转着玩。这样人们就能够通过玩玩具的方式,来判断婴儿是否患上自闭症。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萨利-奥佐诺夫称,后来患上自闭症的婴儿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经常盯着瓶子等物体看,或者斜着眼...
2008-11-11
在我们开展的游戏课中,体育游戏占了一定的比例,怎样更好的开展自闭症孩子的体育游戏,有待我们共同去实践和摸索。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活动的开展,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将这些经验写下来,希望能同大家一起分享。 一、 在开展任何一...
2008-10-27
游戏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它能给孩子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发展。游戏对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很多新来的小朋友对游戏都不是很适应,他们看到那么多的小朋友和老师,就觉得很烦躁.,有的大哭大闹、有的则在地上打滚、自己伤害自己、伤害家人等等,...
2008-10-21
对一般孩子来说,玩游戏是令人愉悦而充满挑战的,孩子天生就是充满创意的玩家,如果大人不特意打扰,他们可以关起门来玩一整天也不嫌腻.但对於自闭症的孩子来说,和别人一起玩是一件不大容易的事,除了要熟练玩玩具的技巧之外,在游戏中穿插出现的惯例,例如:轮流,等待,输赢等,常常使他们充满困惑和挫折,也使得他们参与游戏的意愿大打折扣...
2008-10-15
书名: 学前儿童游戏训练工作坊 主编: 中原大学 印製: 中原大学 时间: 96/4/21、5/26、6/16 简介: 学前儿童游戏训练理论 / 潘惠铭 下载1 (请按滑鼠右键,点选另存目標下载) ...
2008-10-14
整合性游戏团体教育手册(二) 增进儿童游戏 一、关注儿童的能力 游戏团体引导者必须区别下列两者能力的不同:自发性开始游戏代表儿童现在的兴趣及能力,而模仿及由他人引导才进行的游戏,代表正在发展中的能力。游戏开始可能采取惯例或非惯例方式,包含对物品、事件或人的不平常爱好,以及特殊的沟通方式。即使儿...
2008-09-11
整合性游戏团体教育手册(一) 整合性游戏团体哲学—透过游戏增进融合 游戏是儿童的天赋本能与学习媒介,透过游戏儿童与周遭人事物产生互动,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Vygotsky(1966,1978)认为透过引导与协助,儿童由游戏中发展出最近发展区(Zo...
2008-09-11